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二维同步空间偏振编码激光驾束制导技术研究

1 绪论第1-10页
   ·引言第6页
   ·激光制导的分类及现状第6-7页
   ·激光驾束制导优点及其发展第7-9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9-10页
2 激光驾束制导系统第10-18页
   ·激光驾束制导原理及系统组成第10-12页
   ·驾束制导编码方式第12-14页
   ·二维同步空间偏振编码技术第14-18页
3 光束调制编码器的设计第18-38页
   ·偏振光基础知识第18-21页
   ·相位差的产生第21-30页
     ·42m类晶体的电光效应第23-25页
     ·3m类晶体的电光效应第25-27页
     ·43m类晶体的电光效应第27-29页
     ·石英晶体的双折射第29-30页
   ·调制编码单元的设计第30-34页
     ·设计原理第30-31页
     ·调制器设计相关问题第31-34页
   ·影响调制器件的几个因素第34-38页
     ·温度第34-35页
     ·逆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第35页
     ·晶体的频率特性第35-38页
4 解码原理及方案第38-43页
   ·解码原理第38-39页
   ·接收系统的旋转无关性第39-43页
5 接收处理电路第43-50页
   ·系统设计要求第43页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第43-46页
     ·放大电路第44页
     ·滤波电路第44-45页
     ·A/D转换器设计第45页
     ·单片机第45页
     ·看门狗电路第45页
     ·数据存储电路第45-46页
     ·显示电路第46页
   ·单片机软件设计第46-50页
     ·主程序第47-48页
     ·数据采集子程序第48页
     ·显示子程序第48-49页
     ·差和比计算子程序第49页
     ·位置计算子程序第49页
     ·串行通信中断服务子程序第49-50页
6 驾束制导实验系统的设计第50-57页
   ·发射编码系统第50-53页
     ·激光器和工作波长第50-51页
     ·激光发射部分的组成第51-53页
   ·激光接收部分第53-55页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第53-54页
     ·接收系统组成第54-55页
   ·几个制导相关问题第55-57页
     ·湍流第55页
     ·导弹尾气流第55-56页
     ·激光发射功率和制导距离第56-57页
7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第57-61页
   ·系统误差分析第57-59页
     ·编码系统中的误差第57-58页
     ·接收系统中的误差第58页
     ·其他误差第58页
     ·中心与边缘误差第58-59页
   ·实验结果第59-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人脐血CD34+造血细胞体外诱导成DC2的方法及CD40信号在DC2分化发育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