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知识处理在中文文本自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 1 引言 | 第1-13页 |
| ·问题描述 | 第9页 |
| ·文本分类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 ·文本自动分类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0-11页 |
| ·中文科技文献分类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 ·论文的内容组织 | 第12-13页 |
| 2 模糊文本分类方法概述 | 第13-29页 |
| ·模糊理论的引入 | 第13-16页 |
| ·模糊理论概述 | 第13页 |
| ·模糊理论与文本分类的结合 | 第13-14页 |
| ·模糊分类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模糊文本分类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 ·一组基本定义 | 第16-17页 |
| ·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 | 第17-18页 |
| ·文本的表示 | 第18-19页 |
| ·文本的预处理 | 第19-29页 |
| ·文本格式的转换 | 第20-22页 |
| ·模糊特征词集的获取 | 第22-23页 |
| ·合并特征词集中的同义词 | 第23-26页 |
| ·描述类别的特征词集的获取 | 第26-27页 |
| ·描述类别的特征词集的模糊化 | 第27-29页 |
| 3 两种模糊分类方法的应用 | 第29-35页 |
| ·基于模糊集贴近度的分类方法 | 第29-31页 |
| ·贴近度的定义 | 第29-30页 |
| ·模糊集贴近度分类方法的具体实现 | 第30-31页 |
| ·基于模糊语义关联度的分类方法 | 第31-35页 |
| ·语义关联度的引入 | 第31页 |
| ·模糊语义关联度的定义 | 第31-33页 |
| ·基于模糊语义关联度分类方法的实现 | 第33-35页 |
| 4 迭代学习分类器的构造方法 | 第35-40页 |
| ·基本思想 | 第35-36页 |
| ·分类结果的分析 | 第35页 |
| ·训练算法流程图 | 第35-36页 |
| ·隶属度更新算法的提出 | 第36-38页 |
| ·隶属度更新算法的迭代改进 | 第38-40页 |
| 5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40-47页 |
| ·实验条件 | 第40-41页 |
| ·实验评价标准 | 第41-43页 |
| ·实验测试的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 ·模糊集间的贴近度和模糊语义关联度的比较 | 第43-44页 |
| ·采用隶属度更新算法的分类性能 | 第44-46页 |
| ·迭代改进后的隶属度更新算法的分类性能 | 第46-47页 |
| 6 结束语和展望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