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染料废水状况及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第1-22页 |
·染料废水介绍 | 第12-14页 |
·染料废水概况 | 第12页 |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第12-13页 |
·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及治理情况 | 第13-14页 |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 第14-22页 |
·物理法 | 第15-17页 |
·吸附技术 | 第15-16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6页 |
·吹脱法 | 第16-17页 |
·化学氧化法 | 第17-18页 |
·光化学氧化技术 | 第17页 |
·高锰酸钾氧化法 | 第17-18页 |
·臭氧氧化法 | 第18页 |
·生物法 | 第18-19页 |
·联用技术 | 第19-22页 |
·生物活性炭法 | 第19-20页 |
·其他开展研究的新技术 | 第20-22页 |
第2章 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与净化机理 | 第22-38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结构形式 | 第22页 |
·功能和载体填料 | 第22-24页 |
·生物活性炭滤池 | 第23页 |
·生物陶粒滤池 | 第23-24页 |
·运行负荷 | 第24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净化机理 | 第24-33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特点 | 第24-25页 |
·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有机废水的原理 | 第25-26页 |
·陶粒、活性炭及微生物相互作用 | 第26-27页 |
·效率衡量 | 第27页 |
·生物滤池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水温 | 第27-28页 |
·pH值和碱度 | 第28页 |
·水力负荷 | 第28页 |
·溶解氧 | 第28-29页 |
·填料吸附 | 第29-30页 |
·生物氧化 | 第30-32页 |
·含碳有机物的去除 | 第30页 |
·氨氮的去除 | 第30-32页 |
·色度、嗅味、浊度的去除 | 第32页 |
·反冲洗 | 第32-33页 |
·污泥产量 | 第33页 |
·氧的利用与需氧量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优点 | 第34-38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趋势 | 第34页 |
·课题意义 | 第34-35页 |
·课题研究的优点 | 第35-38页 |
第3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启动 | 第38-50页 |
·试验概述 | 第38-42页 |
·实验用水 | 第38页 |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38-39页 |
·试验设备及运行参数 | 第39-40页 |
·实验过程中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40页 |
·试验填料的选用 | 第40-42页 |
·活性炭的选择 | 第41页 |
·陶粒的选择 | 第41页 |
·填料组合的优点 | 第41-42页 |
·挂膜阶段 | 第42-43页 |
·挂膜 | 第42-43页 |
·挂膜排泥的理论分析 | 第43页 |
·驯化阶段处理效果 | 第43-47页 |
·COD_(Cr)去除效果的变化 | 第44页 |
·氨氮去除效果的变化 | 第44-45页 |
·浊度的变化规律 | 第45-47页 |
·生物膜状况 | 第47-50页 |
第4章 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试验优化和讨论 | 第50-66页 |
·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第50-59页 |
·不同气水比的SS去除效果 | 第50-52页 |
·不同气水比的浊度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不同气水比的色度的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不同气水比的COD_(Cr)去除效果 | 第54-57页 |
·不同气水比的NH_4~+-N去除效果 | 第57-59页 |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第59-66页 |
·水力负荷对COD_(Cr)去除的影响 | 第59-62页 |
·水力负荷对NH_4~+-N去除的影响 | 第62-66页 |
第5章 曝气生物滤池沿填料层高度的工作性能 | 第66-83页 |
·对SS的去除 | 第66-68页 |
·对色度的去除 | 第68-69页 |
·对浊度的去除 | 第69-70页 |
·对COD_(CR)的去除 | 第70-71页 |
·对NH_4~+-N的去除 | 第71-75页 |
·COD_(CR)容积负荷和氨氮负荷随床层高度的变化 | 第75-77页 |
·短程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初探 | 第77-83页 |
·机理分析 | 第77页 |
·低DO对生物滤池内的硝化反硝化影响 | 第77-83页 |
第6章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探讨 | 第83-93页 |
·运行周期及反冲洗目的 | 第83页 |
·滤池反冲洗方式及气水反冲洗机理 | 第83-85页 |
·反冲洗参数的确定 | 第85-88页 |
·反冲洗周期的判断 | 第85-87页 |
·滤池反冲洗方式 | 第87页 |
·反冲洗强度和过程 | 第87-88页 |
·反冲洗效果的评价 | 第88-93页 |
·反冲洗过程对COD_(Cr)和氨氮的影响 | 第88-90页 |
·滤池反冲洗前后生物相特性 | 第90-93页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3-99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挂膜 | 第93页 |
·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试验优化和讨论 | 第93-95页 |
·曝气生物滤池沿填料层高度的工作性能 | 第95-96页 |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探讨 | 第96-97页 |
·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的建议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