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6-7页 |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论文的结构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腐败概述 | 第10-20页 |
·腐败概念的界定及其基本形式 | 第10-12页 |
·我国转型时期的腐败犯罪行为特点 | 第12-14页 |
·我国转型时期的腐败犯罪程度 | 第14-16页 |
·腐败现象的社会危害 | 第16-20页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及腐败后果的估算 | 第20-29页 |
·腐败现状的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中国腐败现状的客观测量 | 第21-25页 |
·中国腐败现状的主观测量 | 第25-26页 |
·中国腐败后果的估算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转型时期腐败成因分析 | 第29-38页 |
·腐败成因的宏观分析 | 第29-35页 |
·腐败成因的微观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群众参与防治腐败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第38-47页 |
·群众参与防治腐败的理论基础 | 第38-41页 |
·群众参与防治腐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第41-44页 |
·当前群众参与防治腐败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群众参与防治腐败的对策建议 | 第47-68页 |
·提高对人民群众参与防治腐败重要性的认识 | 第47-48页 |
·建立健全大宣传大教育的工作格局,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 第48-49页 |
·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群众的知情和监督渠道 | 第49-53页 |
·做好群众监督的转化工作 | 第53页 |
·建立和完善行风政风民主评议制度,扩大群众的参与权 | 第53-56页 |
·完善群众信访举报制度 | 第56-60页 |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效防治腐败 | 第60-65页 |
·加强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对权力的监督 | 第65-66页 |
·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