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 ·电力系统稳定的分类 | 第7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机电耦合引发振荡的机理 | 第7-8页 |
| ·机电耦合引起振荡问题的分析方法 | 第8-9页 |
| ·机电耦合引发振荡的抑制措施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机电耦合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第11-18页 |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 | 第11-14页 |
| ·轴系模型 | 第11-13页 |
| ·扭转自然频率和模形态 | 第13-14页 |
| ·机电耦合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5-18页 |
| 第三章 漳泽电厂2.20事故电气部分机理研究 | 第18-28页 |
| ·漳泽电厂事故介绍 | 第18-19页 |
| ·现场人员对事故过程的描述 | 第18页 |
| ·设备损坏及损失情况 | 第18页 |
| ·故障录波图 | 第18-19页 |
| ·山西电网动态等值 | 第19-20页 |
| ·仿真初值的选取 | 第20-21页 |
| ·事故前运行方式 | 第20页 |
| ·事故前各线路负荷 | 第20页 |
| ·事故前各机组负荷情况 | 第20页 |
| ·BPA的潮流计算结果 | 第20-21页 |
| ·仿真模型与参数 | 第21-22页 |
| ·变压器中心点击穿机理 | 第22-26页 |
| ·用旋转向量法分析变压器中性点击穿过程 | 第22-24页 |
| ·变压器中性点击穿的仿真验证 | 第24-26页 |
| ·C相避雷器爆炸机理 | 第26-27页 |
| ·用谐振理论分析避雷器爆炸原因 | 第26页 |
| ·避雷器爆炸的仿真验证 | 第26-27页 |
| ·本章结论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漳泽电厂#3机组轴系扭振特性 | 第28-34页 |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的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 ·传递矩阵法 | 第29-30页 |
| ·特征值分析法 | 第30-31页 |
| ·#3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 | 第31-34页 |
| ·传递矩阵法的计算结果 | 第31页 |
| ·特征值分析法的计算结果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漳泽电厂轴系断裂机理分析 | 第34-39页 |
| ·中低压转子对轮螺栓断裂机理 | 第34-36页 |
| ·准非同期合闸对轴系的冲击 | 第34页 |
| ·负序电流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发励间转子对轮螺栓断裂机理 | 第36-37页 |
| ·负序电流对轴系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异步滑极运行对轴系的影响 | 第37页 |
| ·各种电网操作对轴系的冲击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互补群群际能量壁垒准则(CCEBC)在轴系扭振研究中的应用 | 第39-48页 |
| ·直接法介绍 | 第39-42页 |
|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 第39页 |
| ·暂态能量函数法(拟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 第39-40页 |
|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法 | 第40-42页 |
| ·互补群群际能量壁垒准则在轴系扭振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42-46页 |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稳定极限 | 第43页 |
| ·互补群群际能量壁垒准则 | 第43-45页 |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模型的改进 | 第45-46页 |
| ·本章结论 | 第46-4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