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风力发电的出力特性分析 | 第12-13页 |
·风力发电对发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大容量风电的远距离送出 | 第14-17页 |
·大容量风电外送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风电外送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电源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风电火电的打捆送出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含风电场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计算 | 第19-29页 |
·风速模型 | 第19-20页 |
·系统的可靠性计算 | 第20-21页 |
·传统发电机的双状态可靠性模型 | 第20页 |
·发电机容量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20页 |
·系统可靠性计算中的负荷模型 | 第20-21页 |
·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21页 |
·风电场可靠性模型 | 第21-25页 |
·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特性 | 第21-22页 |
·风电场的多状态可靠性模型 | 第22-23页 |
·含风电场的系统可靠性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 第24-25页 |
·算例分析 | 第25-28页 |
·算例说明 | 第25-26页 |
·风电场容量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第26页 |
·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大容量纯风电远距离送出时的研究 | 第29-39页 |
·计算模型 | 第29页 |
·输电方案的选择 | 第29-33页 |
·现有的远距离输电方式 | 第29-30页 |
·输电距离对输电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输电容量对风电场群年外送电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最优输电方案的选取标准 | 第32-33页 |
·风电外送的经济性分析 | 第33-34页 |
·风电上网电价的取值原则 | 第33页 |
·输电电价的计算 | 第33-34页 |
·算例分析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风电火电打捆送出时的研究 | 第39-51页 |
·计算模型 | 第39页 |
·风电火电打捆送出时的送出策略 | 第39页 |
·输电容量对风电火电打捆送出的影响 | 第39-41页 |
·风电火电打捆送出时的输电容量优化方法 | 第41-43页 |
·给定输电容量下的风电火电年送电量与阻塞电量的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风电火电打捆送出时的输电容量优化 | 第42-43页 |
·算例分析 | 第43-49页 |
·最优输电容量的计算 | 第43-45页 |
·输电距离对最优输电容量的影响 | 第45页 |
·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对最优输电容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风火电打捆送出与纯风电送出的对比 | 第46页 |
·输电容量对火电机组的影响 | 第46-47页 |
·风火电比例对最优输电容量及火电机组的影响 | 第47-48页 |
·风电场群年利用小时数对火电机组的影响 | 第48页 |
·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 第48-49页 |
·风火电打捆送出策略对外送经济性的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