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选题背景及学术意义 | 第6页 |
1.2 软件测试的概念 | 第6-7页 |
1.3 软件测试的发展 | 第7-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5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9页 |
1.7 小结 | 第9-10页 |
第二章 软件测试技术 | 第10-21页 |
2.1 测试原则和目标 | 第10-11页 |
2.1.1 软件测试的目的 | 第10页 |
2.1.2 软件测试的原则 | 第10-11页 |
2.2 软件测试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2.3 软件测试的分类 | 第11-17页 |
2.3.1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 第11-12页 |
2.3.2 白盒测试 | 第12-14页 |
2.3.3 黑盒测试 | 第14-16页 |
2.3.4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对比 | 第16-17页 |
2.4 特定环境和特定应用的测试 | 第17-20页 |
2.4.1 图形用户界面的测试 | 第17-18页 |
2.4.2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测试 | 第18-19页 |
2.4.3 实时系统的测试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软件测试模型及其组织 | 第21-28页 |
3.1 软件测试模型 | 第21-24页 |
3.1.1 传统的软件测试模型 | 第21-22页 |
3.1.2 群体协同测试模型 | 第22-24页 |
3.2 测试组织及流程 | 第24-27页 |
3.2.1 软件测试的组织和管理 | 第24-25页 |
3.2.2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 | 第25-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的测试性设计 | 第28-35页 |
4.1 监控系统分析 | 第28-31页 |
4.1.1 监控系统的整体描述 | 第28-29页 |
4.1.2 数据终端程序模块 | 第29-30页 |
4.1.3 GS8.0与GS7.0监控系统的主要区别 | 第30-31页 |
4.2 软件测试性设计 | 第31-34页 |
4.2.1 可测试性设计概念 | 第31-32页 |
4.2.2 本实例的测试性设计 | 第32-34页 |
4.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测试的具体实现 | 第35-49页 |
5.1 软件测试策略 | 第35-39页 |
5.1.1 单元测试 | 第35-36页 |
5.1.2 集成测试 | 第36-37页 |
5.1.3 系统测试 | 第37-38页 |
5.1.4 回归测试 | 第38-39页 |
5.1.5 验收测试 | 第39页 |
5.2 结构测试的实现 | 第39-43页 |
5.2.1 测试内容 | 第39-40页 |
5.2.2 接口变异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5.2.3 测试用例的设计 | 第41-43页 |
5.3 功能测试的实现 | 第43-46页 |
5.3.1 测试内容 | 第43-44页 |
5.3.2 测试用例的设计 | 第44-46页 |
5.4 测试经验总结 | 第46-48页 |
5.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