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分子物理学论文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引言第10-12页
   ·NMR 应用于溶液中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第12-16页
     ·NMR 谱仪技术的新进展第12-13页
     ·NMR 实验技术的新进展第13-15页
     ·残余偶极-偶极耦合常数的测定第15-16页
   ·适合于NMR 研究的蛋白质样品制备第16-18页
     ·新的同位素标记技术第16-17页
     ·无细胞体系蛋白质的表达第17-18页
   ·蛋白质分子动力学的NMR 研究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2页
第二章 蛋白质NMR 研究的基本原理第22-36页
   ·引言第22页
   ·蛋白质NMR 谱学所检测的主要参数第22-24页
     ·化学位移(δ)第22-23页
     ·核间Overhauser 效应(NOE)第23页
     ·标量偶合常数(J)第23-24页
   ·适用于NMR 研究的蛋白质样品条件第24页
   ·异核多维NMR 谱及蛋白质共振峰的归属第24-29页
     ·主链的顺序归属第25-28页
     ·侧链共振峰的归属第28-29页
   ·应用NMR 谱学研究溶液中蛋白质的步骤和顺序第29-32页
   ·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的NMR 研究第32-35页
     ·弛豫理论第32-33页
     ·数据采集和分析第33-34页
     ·Model-Free 方法的动力学参数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第三章 Trichosanthin Delta C7 蛋白质分子动力学的NMR 研究第36-52页
   ·引言第36-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NMR 实验样品第37页
     ·NMR 波谱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50页
     ·2D、3D 实验及TCS-C7 主链的顺序识别第38-39页
     ·Clean SEA-HSQC 脉冲序列第39-43页
     ·应用Clean SEA-HSQC 实验探测TCS-C7 蛋白在溶液中可与溶剂交换的残基第43-46页
     ·TCS-C7 主链酰胺~(15)N 的 T1, T2 和主链~1H-~(15)N 的 NOE 值第46-48页
     ·TCS-C7 的主链动力学参数第48-50页
   ·结论第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四章 NMR 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52-58页
   ·引言第52页
   ·NMR 在蛋白-蛋白(多肽)的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52-54页
   ·NMR 在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药物配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54-56页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概述第54-55页
     ·多个药物配体分子与同一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五章 两种配体与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的NMR 研究第58-68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6页
   ·结论第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六章 两种配体与蛋白质的竞争结合和共结合的NMR 表征第68-84页
   ·引言第68-69页
   ·实验与方法第69-70页
   ·结果与讨论第70-79页
     ·配体IBP 和SAL 之间IL-NOE 的观测第70-73页
     ·IL-NOE 来源的分析第73-74页
     ·CPMG –ROESY 实验的设计第74-76页
     ·实验室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中的交叉弛豫的对照研究第76-77页
     ·配体分子内ROE 和配体间ROE 的发展曲线第77-79页
   ·结论第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第七章 钙调蛋白与IQ 肽段相互作用的NMR 研究第84-104页
   ·引言第84-87页
     ·钙调蛋白及其结构第84-85页
     ·Neurogranin 及其IQ 肽段第85-87页
   ·材料与方法第87-89页
     ·钙调蛋白的表达第87页
     ·钙调蛋白的纯化第87-88页
     ·CaM 和IQ 多肽的NMR 样品配备第88页
     ·钙调蛋白与IQ 肽段的滴定实验第88页
     ·NMR 实验第88-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100页
     ·2D、3D NMR 实验及谱峰的顺序归属第89-91页
     ·IQ 肽段滴定与钙调蛋白的化学位移微扰第91-95页
     ·钙调蛋白与IQ 的解离常数第95-96页
     ·Clean SEA-HSQC 谱图分析及对结合区域的进一步确定第96-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总结第104-105页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耦合Bose-Einstein凝聚体系与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体系的非线性现象
下一篇:瞬态分子的电子振转和纯转动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