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文学批评史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前言 相关概念、研究的视角与价值第9-20页
 1 、 文学与文学批评、批评与批评家之间的对话关系第9-10页
 2 、 “京派”与“京派批评”的概念第10-15页
 3 、 京派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对话关系及研究价值第15-20页
第一章 京派批评观:文学批评是批评文学第20-29页
 1 、 作为作家的批评家第21-23页
 2 、 文学批评是文学但不是文学的附庸第23-24页
 3 、 文学批评应实现批评家、作家、文本及读者间的自由交流第24-29页
第二章 宏观批评精神的现代文学史意义第29-59页
 第一节 学术理性的历史位置第29-40页
  1 、 批评家以及批评文本的学术理性第29-36页
  2 、 学术理性的价值和意义第36-40页
 第二节 “自由.生命.审美.乌托邦”批评视点的文学史意义第40-50页
  1 、 追求自由但不是自由“主义”第40-44页
  2 、 注重人性但不“抽象”第44-46页
  3 、 追求艺术美但不“为艺术而艺术”第46-48页
  4 、 勇敢的乌托邦崇拜第48-50页
 第三节 文本形式批评的价值第50-59页
  1 、 以文本形式批评见长第50-53页
  2 、 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新气象第53-59页
第三章 个性化批评类型与现代文学的主题性思考第59-93页
 第一节 沈从文、李健吾的创作式批评中文学性和读者地位的提升第59-64页
 第二节 朱光潜、李长之的知识型批评与文学话语的解构和建构第64-71页
 第三节 梁宗岱、叶功超的对话型批评:创造新的文学生态环境第71-78页
 第四节 林微因的“女性”批评与“女性”批评意识的张扬第78-85页
 第五节 其他批评家的批评探索与艺术理论的创新第85-93页
第四章 京派批评对现代文学创作中语言、叙事和文体的影响第93-117页
 第一节 文本实验与形式创新:与批评融为一体的京派创作第93-99页
  1 、 语言:知性化、女性化、色彩化和苦味第93-96页
  2 、 叙事:“叙述的圈套”、意识流叙事和传奇叙事第96-97页
  3 、 文体:交叉、边缘文体的自觉创造第97-99页
 第二节 创作经典的产生:融入现代文学肌体的批评精神第99-117页
  1 、 有意味的诗第99-105页
  2 、 散文化叙事的小说第105-110页
  3 、 多文体融合的新概念散文第110-117页
结语 经典批评范式的总结及其启示第117-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后记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邪教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
下一篇:高中化学课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