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一、 合伙企业的法律形式划分 | 第9-21页 |
(一) 两大法系的划分标准及立法比较 | 第9-17页 |
1 、 大陆法系国家的划分标准及相关立法例 | 第10-13页 |
2 、 英美法系国家的划分标准及相关立法例 | 第13-17页 |
(二) 我国相关立法的态度及其评述 | 第17-21页 |
二、 有限合伙的制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 第21-32页 |
(一) 有限合伙在制度设计上的鲜明特点 | 第22-28页 |
1 、 有限合伙人与合伙企业相分离 | 第22-23页 |
2 、 企业结构的稳定性与控制规则 | 第23-24页 |
3 、 资本、风险、人力资源相互博弈的统一场 | 第24-26页 |
4 、 注重安全的制度理念 | 第26-28页 |
(二) 有限合伙制度在大学生、科技人员创业及风险投资过程中的运用 | 第28-32页 |
1 、 有限合伙制度提供了一种“控制取向型”的融资方式。 | 第29-30页 |
2 、 有限合伙制度是对普通合伙和公司制度的一种扬弃。 | 第30页 |
3 、 有限合伙创造了一种经营者“自我甄别”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外部出资者对风险资本家的筛选。 | 第30-31页 |
4 、 有限合伙提供了一个让外部出资者“搭便车”的融资方式。 | 第31-32页 |
三、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问题 | 第32-43页 |
(一) 学理上的不同主张及相关立法例 | 第32-35页 |
(二) 反对法人成为合伙人的理由 | 第35-36页 |
(二) 法人可以成为合伙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 第36-43页 |
1 、 法人充当合伙人的理论依据 | 第36-40页 |
2 、 法人充当合伙人的实践依据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