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区域网络化制造的内涵、意义、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车间管理系统在区域网络化制造中的位置和作用 | 第11-12页 |
·车间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 | 第12-15页 |
·MRPⅡ和ERP系统中的车间管理 | 第12-13页 |
·制造执行系统 | 第13-15页 |
·车间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7-38页 |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生产特点的分析 | 第17-18页 |
·网络化制造模式对传统企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 第17-18页 |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企业生产特点的分析 | 第18页 |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车间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8-21页 |
·现有的车间管理系统的不适应性 | 第19页 |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车间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NM-Workshop MS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1-29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第21页 |
·系统的主要用户角色 | 第21-22页 |
·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车间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分析 | 第24-26页 |
·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型 | 第26-27页 |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 第27-28页 |
·功能模块与权限管理 | 第28-29页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29-35页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29页 |
·生产计划管理 | 第29-31页 |
·生产调度管理 | 第31-32页 |
·生产加工监控 | 第32-33页 |
·车间库存管理 | 第33页 |
·车间资源管理 | 第33-34页 |
·车间质量控制 | 第34页 |
·生产经营管理 | 第34-35页 |
·NM-Workshop MS的物理结构和运行环境 | 第35-37页 |
·系统的物理结构 | 第35页 |
·系统的运行环境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NM-WORKSHOP MS的数据库设计 | 第38-46页 |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设计过程 | 第38页 |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第38-41页 |
·数据模型 | 第39页 |
·数据模式设计 | 第39-41页 |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第41-43页 |
·E-R图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 第42页 |
·逻辑数据模型的规范化和调整 | 第42-43页 |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及实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NM-WORKSHOP MS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第46-57页 |
·组件技术 | 第46-51页 |
·常用的组件技术 | 第46-48页 |
·组件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8页 |
·NM-Workshop MS系统中的组件设计 | 第48-51页 |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51-52页 |
·通用数据访问接口 | 第51-52页 |
·NM-Workshop MS的数据访问策略 | 第52页 |
·系统安全控制技术 | 第52-56页 |
·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模型 | 第53-54页 |
·NM-Workshop MS的应用层访问控制设计 | 第54-55页 |
·数据安全性保护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57-67页 |
·生产计划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57页 |
·生产计划管理组件设计 | 第57-62页 |
·生产计划管理中的关键处理过程 | 第58-60页 |
·组件中主要的类的设计 | 第60-62页 |
·客户端程序的设计实现 | 第62-66页 |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63页 |
·月计划管理界面设计 | 第63-64页 |
·日计划管理界面设计 | 第64-65页 |
·能力与负荷查询界面设计 | 第65页 |
·生产进度与完成统计界面设计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