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还原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的工艺研究(备料部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概述 | 第10页 |
·性质 | 第10-12页 |
·铝的物理性质 | 第10页 |
·铝的化学性质 | 第10-12页 |
·铝矿资源 | 第12-15页 |
·铝的应用及市场 | 第15-20页 |
·铝的应用 | 第15页 |
·中国铝的消费市场 | 第15-17页 |
·铝的市场 | 第17-20页 |
·铝工业 | 第20-28页 |
·氧化铝生产工艺 | 第21-28页 |
·铝电解工艺 | 第28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铝冶金的理论 | 第30-43页 |
·铝冶金的发展史 | 第30-32页 |
·通过低价化合物从铝合金中提取铝 | 第32-35页 |
·低价氟化物 | 第33页 |
·低价氧化物 | 第33-34页 |
·低价氯化物 | 第34页 |
·低价硫化物与低价硒化物 | 第34-35页 |
·直接使氧化铝还原炼铝 | 第35-41页 |
·直接还原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理论及试验 | 第35-36页 |
·直接还原氧化铝制备金属铝的探讨 | 第36-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用低价化合物法从铝土矿直接炼铝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烧结理论 | 第43-57页 |
·中国煤炭资源的储量 | 第43页 |
·与焦结有关的几个概念 | 第43-44页 |
·媒受热后的塑性 | 第43页 |
·粘结性 | 第43页 |
·结焦性 | 第43-44页 |
·媒的结焦过程 | 第44-45页 |
·干燥和预热阶段 | 第44页 |
·部分分解和焦油析出阶段 | 第44页 |
·焦质体形成阶段 | 第44-45页 |
·焦质体固化半焦形成阶段 | 第45页 |
·半焦转为焦炭阶段 | 第45页 |
·焦结理论 | 第45-46页 |
·焦结作用理论 | 第45页 |
·熔融理论 | 第45页 |
·Л.M.萨波什尼可夫结焦理论 | 第45-46页 |
·对烧结物料的要求 | 第46-49页 |
·影响物料机械强度的因素 | 第46-47页 |
·影响物料孔隙率的因素 | 第47-48页 |
·物料的理论配比 | 第48-49页 |
·氧化物还原动力学 | 第49-54页 |
·氧化物还原反应的机理 | 第49-50页 |
·还原反应的速度方程 | 第50-54页 |
·真空下物料烧结过程理论分析 | 第54-57页 |
·干燥阶段 | 第54-55页 |
·焦结阶段 | 第55-56页 |
·冷却阶段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物料烧结工艺实验研究 | 第57-71页 |
·试验原料 | 第57-58页 |
·试验内容及目的 | 第58页 |
·试验原理及试验设计 | 第58页 |
·煤和氧化铝的烧结工艺研究 | 第58-65页 |
·试验目的 | 第58页 |
·试验设备 | 第58-60页 |
·试验操作 | 第60-62页 |
·结果讨论 | 第62-65页 |
·煤和铝土矿的烧结工艺研究 | 第65-71页 |
·试验目的 | 第66页 |
·试验设备 | 第66页 |
·试验操作 | 第66页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66-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煤和氧化铝的烧结工艺研究 | 第71页 |
·煤和铝土矿的烧结工艺研究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A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