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药工艺论文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药物粒子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33页
 2.1 阿昔洛韦第12-14页
  2.1.1 介绍第12页
  2.1.2 阿昔洛韦抗病毒机理第12-13页
  2.1.3 阿昔洛韦药物的缺陷第13页
  2.1.4 微粒给药系统的介绍第13-14页
 2.2 超临界流体第14-30页
  2.2.1 超临界流体第14-15页
  2.2.2 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特性第15-16页
  2.2.3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第16页
  2.2.4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第16-18页
  2.2.5 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技术第18-20页
  2.2.6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第20-27页
  2.2.7 RESS技术的应用第27-30页
 2.3 微粒的分析与表征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溶解度的测定第33-48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第33-36页
  3.2.1 萃取方法的分类第33-34页
  3.2.2 分析方法分类第34-36页
 3.3 实验第36-44页
  3.3.1 实验装置第36-37页
  3.3.2 实验材料第37页
  3.3.3 实验步骤第37-38页
  3.3.4 分析方法第38页
  3.3.5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3.6 取样管体积的测定第38-39页
  3.3.7 工作曲线的绘制第39-40页
  3.3.8 溶解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3.3.9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1-44页
 3.4 溶解度模型理论第44-47页
  3.4.1 Christil模型在ACV-CO_2体系中的应用第44-45页
  3.4.2 P-R方程在ACV-CO_2体系中的应用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RESS过程制备超细阿昔洛韦药物粒子第48-63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实验第48-51页
  4.2.1 实验装置第48-49页
  4.2.2 喷射材料第49页
  4.2.3 实验步骤第49-50页
  4.2.4 产品粒子粒径的测定和形态表征第50-51页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1-62页
  4.3.1 RESS前后的比较第51-52页
  4.3.2 预膨胀温度的考察第52-55页
  4.3.3 接收距离的影响第55-58页
  4.3.4 萃取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4.3.5 预膨胀压力的影响第59-61页
  4.3.6 粒子的生长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气体抗溶剂结晶法制备二氯二茂钛微粒第63-68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实验第63-64页
  5.2.1 实验装置第63-64页
  5.2.2 实验步骤第64页
  5.2.3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64页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4-67页
  5.3.1 产物形态及大小第65页
  5.3.2 操作条件的影响第65-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溶出度的测定第68-72页
 6.1 引言第68页
 6.2 实验第68-71页
  6.2.1 仪器与试剂第68页
  6.2.2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68页
  6.2.3 二氯二茂钛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8-70页
  6.2.4 二氯二茂钛粒子处理前后的溶出度考察和比较第70-71页
 6.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7.1 结论第72-73页
 7.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MP-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天然药物XGD-1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