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前言 | 第8页 |
| 1.2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第8-9页 |
| 1.3 电力系统可靠性发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 第9-10页 |
| 1.4 研究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性 | 第10页 |
| 1.5 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发展历史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 1.6 建立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可靠性研究基础理论 | 第12-16页 |
| 2.1 前言 | 第12页 |
| 2.2 集与事件 | 第12页 |
| 2.3 概率 | 第12-13页 |
| 2.4 概率分布 | 第13-16页 |
| 第3章 配网可靠性模型研究分析 | 第16-24页 |
| 3.1 前言 | 第16页 |
| 3.2 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3.3 串联系统分析 | 第17-18页 |
| 3.4 并联系统分析 | 第18页 |
| 3.5 复杂系统分析——串并联混合分析法 | 第18-19页 |
| 3.6 复杂系统分析——割集法 | 第19-20页 |
| 3.7 高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计算方法 | 第20-24页 |
| 第4章 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第24-28页 |
| 4.1 前言 | 第24页 |
| 4.2 系统模型确定与研究 | 第24-26页 |
| 4.3 系统构成及特点 | 第26-28页 |
| 第5章 大庆油田电网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方案设计 | 第28-37页 |
| 5.1 前言 | 第28页 |
| 5.2 需求分析 | 第28-30页 |
| 5.3 功能分析 | 第30-33页 |
| 5.4 事件状态划分 | 第33页 |
| 5.5 计算公式定义 | 第33-34页 |
| 5.6 统计规定 | 第34-35页 |
| 5.7 程序实现 | 第35-37页 |
| 第6章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 | 第37-44页 |
| 6.1 前言 | 第37页 |
| 6.2 整体思路及目标 | 第37-38页 |
| 6.3 GIS与可靠性结合的意义 | 第38页 |
| 6.4 数据及功能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 6.5 方案设计 | 第39-41页 |
| 6.6 GIS功能分析 | 第41-44页 |
| 第7章 大庆油田电网网络结构可靠性研究 | 第44-54页 |
| 7.1 前言 | 第44页 |
| 7.2 需求分析 | 第44页 |
| 7.3 功能分析 | 第44-47页 |
| 7.4 可靠性计算模型 | 第47-52页 |
| 7.5 程序功能 | 第52-53页 |
| 7.6 程序特点 | 第53-54页 |
| 第8章 大庆油田电网网络可靠性工程评价 | 第54-61页 |
| 8.1 前言 | 第54页 |
| 8.2 计算条件和可靠性参数的选择 | 第54-55页 |
| 8.3 可靠性计算分析 | 第55-57页 |
| 8.4 经济性评价 | 第57-58页 |
| 8.5 生产管理评价 | 第58-61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61-63页 |
| 9.1 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取得的成果 | 第61页 |
| 9.2 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达到的水平 | 第61-62页 |
| 9.3 大庆油田电网可靠性管理系统的社会经济价值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