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页 |
2 优质鸡生产现状与DNA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2.1 优质鸡生产现状 | 第8-9页 |
2.2 DNA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2.2.1 RFLP | 第9页 |
2.2.2 RAPD | 第9页 |
2.2.3 AFLP | 第9-10页 |
2.2.4 SSR | 第10页 |
2.2.5 ISSR | 第10-11页 |
2.3 RAPD标记技术在鸡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2.3.1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Genetic Map) | 第11页 |
2.3.2 鉴定遗传距离和遗传变异程度(Genetic Vanriance) | 第11页 |
2.3.3 基因定位(Gene Mapping)和标记辅助选择(MAS) | 第11-12页 |
3 尤溪麻鸡的选育与改良 | 第12-1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3页 |
3.1.1 原种群的来源及选择标准 | 第12页 |
3.1.2 父本尤溪麻鸡的选择 | 第12页 |
3.1.3 母系的引入与杂交改良模式 | 第12-13页 |
3.1.4 饲养条件及测定项目 | 第13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13-17页 |
3.2.1 杂交亲本及杂后代生产性能比较 | 第13-14页 |
3.2.1.1 杂交亲本及杂一代繁殖力之比较 | 第13页 |
3.2.1.2 杂交亲本及杂后代生长性能之比较 | 第13-14页 |
3.2.2 父本尤溪麻鸡屠宰测定及肉质分析 | 第14-17页 |
3.2.2.1 100日龄尤溪麻鸡屠宰测定 | 第14页 |
3.2.2.2 尤溪麻鸡胸腿肌常规组成与矿物质含量测定 | 第14-16页 |
3.2.2.3 尤溪麻鸡胸腿肌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分析 | 第16-17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17-18页 |
3.3.1 尤溪麻鸡选育及改良利用 | 第17-18页 |
3.3.2 尤溪麻鸡屠宰测定及肉质各成分分析 | 第18页 |
4 尤溪麻鸡与几个鸡种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 第18-25页 |
4.1 材料 | 第18-19页 |
4.1.1 动物材料 | 第18页 |
4.1.2 RAPD引物与试剂 | 第18-19页 |
4.2 方法 | 第19-20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4.2.2 鸡血液DNA的提取 | 第19页 |
4.2.3 RAPD实验程序 | 第19-20页 |
4.2.3.1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19-20页 |
4.2.3.2 RAPD反应程序的优化 | 第20页 |
4.2.3.3 电泳检测 | 第20页 |
4.2.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0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20-24页 |
4.3.1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0-21页 |
4.3.1.1 RAPD反应体系 | 第20页 |
4.3.1.2 RAPD反应程序 | 第20-21页 |
4.3.2 RAPD反应进行 | 第21页 |
4.3.3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21-23页 |
4.3.3.1 相似系数的计算 | 第21页 |
4.3.3.2 聚类分析 | 第21-23页 |
4.3.4 遗传变异分析 | 第23-24页 |
4.3.4.1 M_0与其它鸡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23页 |
4.3.4.2 BB_0与其它鸡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23-24页 |
4.3.4.3 MB_0与其它鸡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24页 |
4.3.4.4 W与其它鸡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24页 |
4.3.4.5 快大型鸡种与其它鸡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24页 |
4.4 讨论 | 第24-25页 |
4.4.1 鸡血液DNA的提取质量 | 第24-25页 |
4.4.2 RAPD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25页 |
4.4.3 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意义 | 第25页 |
5 结束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