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 信用证运作的法律机制 | 第8-15页 |
(一) 信用证交易的运作过程 | 第9-11页 |
(二) 信用证的基本原则 | 第11-15页 |
二、 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第15-33页 |
(一)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 | 第15-18页 |
(二)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18-26页 |
(三)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 | 第26-27页 |
(四)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27-33页 |
三、 其他需要研究的问题 | 第33-42页 |
(一) 信用证诈骗罪既遂的认定 | 第33-35页 |
(二) 信用证诈骗罪的数额问题 | 第35-37页 |
(三) 信用证诈骗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37-38页 |
(四) 信用证诈骗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 第38-42页 |
四、 信用证诈骗罪的中外立法比较 | 第42-51页 |
(一) 刑事立法方式之比较 | 第43-46页 |
(二) 刑事责任之比较 | 第46-51页 |
五、 信用证诈骗罪的预防 | 第51-60页 |
(一) 信用证贸易商的自我预防 | 第51-53页 |
(二) 银行可采取的方法 | 第53-55页 |
(三) 建立完备的法律预防体系 | 第55-60页 |
注释 | 第60-64页 |
参考书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