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背景 | 第8-10页 |
1.2 GPS多天线控制系统 | 第10-12页 |
1.3 GMS系统数据传输 | 第12-13页 |
1.4 GPS多天线控制系统的市场前景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GMS通信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15-1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GMS系统通信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15-18页 |
2.2.1 GMS系统的构成 | 第15-16页 |
2.2.2 GMS系统通信软件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 第16页 |
2.2.3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16-17页 |
2.2.4 GMS分系统的接口要求 | 第17-18页 |
2.3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MODEM通信编程 | 第19-38页 |
3.1 引言 | 第19页 |
3.2 与MODEM通信编程相关的内容 | 第19-22页 |
3.2.1 RS—232C标准 | 第19-20页 |
3.2.2 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 | 第20-22页 |
3.2.3 AT命令集 | 第22页 |
3.2.4 流控制 | 第22页 |
3.3 DOS操作系统下的MODEM通信编程 | 第22-30页 |
3.3.1 DOS环境下的Modem通信程序设计思路 | 第22-23页 |
3.3.2 DOS环境下的Modem通信程序设计实现 | 第23-30页 |
3.4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MODEM通信编程 | 第30-37页 |
3.4.1 TAPI | 第30-31页 |
3.4.2 Windows98的通信子系统 | 第31页 |
3.4.3 重叠 | 第31-32页 |
3.4.4 Windows环境下的Modem通信程序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3.4.5 Windows环境下的Modem通信程序设计实现 | 第33-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网络通信编程 | 第38-44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TCP/IP协议 | 第38-39页 |
4.3 客户机—服务器 | 第39页 |
4.4 WINDOWS套接字和端口 | 第39-40页 |
4.5 网络编程接口 | 第40-41页 |
4.6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思路 | 第41-42页 |
4.7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实现 | 第42-43页 |
4.8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文件传输协议 | 第44-53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三种文件传输协议 | 第44-47页 |
5.2.1 XMODEM协议 | 第44-45页 |
5.2.2 YMODEM协议 | 第45-46页 |
5.2.3 ZMODEM协议 | 第46-47页 |
5.3 文件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47-52页 |
5.3.1 文件传输模块 | 第47页 |
5.3.2 XMODEM协议的实现 | 第47-49页 |
5.3.3 YMODEM协议的实现 | 第49-51页 |
5.3.4 ZMODEM协议的实现 | 第51-52页 |
5.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系统试验和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6.1 引言 | 第53页 |
6.2 GMS系统通信软件测试 | 第53-57页 |
6.2.1 Modem通信软件测试 | 第53-56页 |
6.2.2 网络通信软件测试 | 第56-57页 |
6.3 GMS系统测试 | 第57-58页 |
6.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