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西部地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2页
前言第12-15页
 选题背景与问题展示第12-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研究的数据资料第14页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第14-15页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理论框架第15-26页
 1.1 主要理论借鉴及其概述第15-17页
  (一) 生产与生产力要素理论第15页
  (二)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15-16页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页
  (四)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第16-17页
 1.2 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第17-26页
  1.2.1 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是有机的整体第17-18页
  1.2.2 农科教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关系第18-22页
  1.2.3 西部农科教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第22-26页
第二章 西部农业与农业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6-40页
 2.1 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总体认识第26页
 2.2 西部地区农业及农业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分析第26-33页
  2.2.1 农业自然资源及农业劳动力资源第26-28页
  2.2.2 农业经济及农业产业结构第28-33页
  2.2.3 农业科技应用第33页
 2.3 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区域结构分析第33-36页
  2.3.1 各省区农业产值构成第33-34页
  2.3.2 农业人均产值与地方财政收入第34-35页
  2.3.3 各省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第35-36页
 2.4 西部农业的发展方向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西部农业教育现状分析第40-49页
 3.1 西部农业教育在全国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地位分析第40-43页
  3.1.1 东中西部高等教育现状比较分析第40-41页
  3.1.2 东中西部农业高等教育比较分析第41-42页
  3.1.3 东中西部农村科技人员第42页
  3.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技术培训第42-43页
  3.1.5 东中西部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第43页
 3.2 西部农业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第43-48页
  3.2.1 西部各省区高等教育概况第43-44页
  3.2.2 西部农业高等教育的省区分布第44-46页
  3.2.3 西部各省区的农民技术培训第46-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第49-54页
 4.1 对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性的总体判断第49页
 4.2 西部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不协调的表现第49-51页
 4.3 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第51-52页
  4.3.1 内部因素第51-52页
  4.3.2 外部因素第52页
 4.4 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第52-54页
第五章 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实现途径第54-59页
 5.1 协调发展的目标及条件第54-55页
 5.2 协调运行模式及其选择第55-56页
 5.3 实现协调发展的思路与途径第56-59页
  (一) 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第56页
  (二) 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第56-59页
第六章 对策与政策建议第59-68页
 6.1 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第59-63页
 6.2 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63-68页
  6.2.1 农业发展政策第63-64页
  6.2.2 农业教育发展政策第64-66页
  6.2.3 建立有效的用人制度第66页
  6.2.4 国家对西部的扶持政策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发表论文目录与参加课题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药物对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轮机油液监控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