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8页 |
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 第7-8页 |
1-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发展 | 第7页 |
1-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7-8页 |
1-2 单片机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8页 |
1-3 本论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页 |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知识 | 第8-9页 |
第二章 基于WINDOWS95/98操作系统的MFC程序设计 | 第9-20页 |
2-1 WINDOWS程序设计概述 | 第9-11页 |
2-1-1 WinMain过程 | 第9页 |
2-1-2 消息处理结构 | 第9-10页 |
2-1-3 永久及临时句柄映射 | 第10-11页 |
2-2 MFC程序设计 | 第11-15页 |
2-2-1 MFC的设计原理 | 第11页 |
2-2-2 MFC的特性 | 第11页 |
2-2-3 MFC层次设计 | 第11-12页 |
2-2-4 MFC应用程序的布局 | 第12-13页 |
2-2-5 MFC程序设计的文档/视模型 | 第13-14页 |
2-2-6 MFC应用程序的基本流程 | 第14-15页 |
2-3 多线程技术 | 第15-20页 |
2-3-1 线程的概念 | 第15页 |
2-3-2 线程的优先级 | 第15-16页 |
2-3-3 线程的创建 | 第16页 |
2-3-4 线程的挂起和恢复 | 第16-17页 |
2-3-5 线程的终止 | 第17页 |
2-3-6 线程的同步 | 第17-19页 |
2-3-7 重叠I/O操作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与本文相关的通信协议简介 | 第20-26页 |
3-1 通信协议 | 第20页 |
3-1-1 通信协议简介 | 第20-22页 |
3-1-2 与本文相关的几个重要原理 | 第22-26页 |
第二部分: 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 第26页 |
第四章 本系统中软件设计 | 第26-57页 |
4-1 A端(微机)测控软件 | 第26-57页 |
4-1-1 测控软件各功能模块简介 | 第26-27页 |
4-1-2 取样功能模块编写 | 第27-35页 |
4-1-3 模拟功能模块实现 | 第35-38页 |
4-1-4 系统布局模块实现 | 第38-44页 |
4-1-5 软件的文档模板控制 | 第44页 |
4-1-6 帮助文档的编写 | 第44-45页 |
4-1-7 软件的测试 | 第45页 |
4-1-7-1 单元测试 | 第45页 |
4-1-7-2 集成测试 | 第45页 |
4-1-7-3 系统测试 | 第45页 |
4-2 本系统中协议的规定和实现 | 第45-49页 |
4-3 软件运行所需要的硬件支持 | 第49-51页 |
4-3-1 A端主软件运行需要的硬件资源 | 第49页 |
4-3-2 B机软件运行需要的硬件资源设计 | 第49-51页 |
4-3-2-1 ROM、RAM资源分配 | 第49-50页 |
4-3-2-2 I/O口编址方式 | 第50页 |
4-3-2-3 控制电路部分 | 第50页 |
4-3-2-4 A/D转换部分 | 第50页 |
4-3-2-5 WATCHDOG及电源监控 | 第50页 |
4-3-2-6 通信接口设计 | 第50-51页 |
4-3-2-7 复位电路 | 第51页 |
4-4 B端机(单片机系统)软件优化设计 | 第51-57页 |
4-4-1 主测控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4-4-2 A/D转换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4-4-3 通信接收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4-4-4 控制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4-4-5 通信发送程序设计 | 第55页 |
4-4-6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1 系统总体介绍 | 第59页 |
2 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及功能划分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4页 |
附图一: 电路原理图 | 第61-62页 |
附图二: B端机主板实物照片 | 第62-63页 |
附图三: 全系统实物照片 | 第63-64页 |
测量手段和结果 | 第64-68页 |
该系统使用情况介绍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