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动力分形图形分布式生成平台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简介 | 第8-9页 |
1.2 分布式分形图形处理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分布式分形图形处理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分布式分形图形处理系统的定义 | 第11-12页 |
1.5 分布式分形图形处理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5.1 消息传递环境 | 第12页 |
1.5.2 分形图形生成平台 | 第12-13页 |
1.6 分布式分形图形处理技术发展展望 | 第13-15页 |
1.6.1 分布式分形图形标准化 | 第13-14页 |
1.6.2 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图形处理 | 第14-15页 |
第2章 分布式图形处理基础 | 第15-32页 |
2.1 并行处理的基本概念 | 第15-25页 |
2.1.1 并行算法的目标 | 第15页 |
2.1.2 并行加速比定律与可扩展性 | 第15-18页 |
2.1.3 分布并行处理模型 | 第18-22页 |
2.1.4 并行图形生成算法的评价标准 | 第22-25页 |
2.2 分形图形及其生成算法 | 第25-31页 |
2.2.1 分形简介 | 第25-26页 |
2.2.2 分形生成过程 | 第26-27页 |
2.2.3 分形分类 | 第27页 |
2.2.4 分形的维数 | 第27-29页 |
2.2.5 分形算法 | 第29-31页 |
2.3 分形图形开发平台参数确定准则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开发环境简介 | 第32-51页 |
3.1 Linux简介 | 第32-34页 |
3.1.1 Linux概述 | 第32-33页 |
3.1.2 Linux的图形界面 | 第33页 |
3.1.3 Linux下的开发工具 | 第33-34页 |
3.2 GTL+简介 | 第34-37页 |
3.2.1 GTK+简介 | 第34-35页 |
3.2.2 GTK+的编程原理 | 第35页 |
3.2.3 GTK+的基本编程过程 | 第35-37页 |
3.3 PVM系统分析 | 第37-45页 |
3.3.1 PVM的特点 | 第37-39页 |
3.3.2 PVM系统的结构 | 第39-40页 |
3.3.3 pvmd启动过程 | 第40-42页 |
3.3.4 PVM系统通信方式 | 第42-44页 |
3.3.5 PVM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3.4 OpenGL简介 | 第45-50页 |
3.4.1 OpenGL的发展历程 | 第45-46页 |
3.4.2 OpenGL的特点及功能 | 第46-47页 |
3.4.3 OpenGL的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3.4.4 OpenGL的函数和状态机制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分形语言设计 | 第51-60页 |
4.1 分形算法描述语言(FDL)的定义 | 第51-54页 |
4.1.1 对分形公式的分析 | 第51-52页 |
4.1.2 FDL的单词 | 第52页 |
4.1.3 FDL的EBNF语法规则 | 第52-54页 |
4.2 FDL语法说明 | 第54-59页 |
4.2.1 FDL语言的一般说明 | 第54-56页 |
4.2.2 系统内建函数库 | 第56-57页 |
4.2.3 典型分形公式的FDL描述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软件设计 | 第60-93页 |
5.1 系统分析 | 第60-63页 |
5.1.1 课题的定义 | 第60页 |
5.1.2 可行性分析 | 第60-61页 |
5.1.3 需求分析 | 第61-63页 |
5.2 总体设计 | 第63-66页 |
5.2.1 程序的流程结构 | 第63-64页 |
5.2.2 系统绘图部分的模块划分 | 第64-66页 |
5.2.3 模块间数据流动说明 | 第66页 |
5.3 关键部分的详细设计 | 第66-92页 |
5.3.1 编译程序设计思路 | 第66-68页 |
5.3.2 COMPILER模块的B级蓝图设计 | 第68-85页 |
5.3.3 PVM模块的蓝图设计 | 第85-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