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一、材料 | 第17-19页 |
二、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三、国际互联网生物信息资源及序列分析软件 | 第20-21页 |
四、方法 | 第21-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51页 |
一、结果 | 第27-45页 |
1、高同源度EST序列的获得和EST contig的构建 | 第27-30页 |
2、PCR扩增、PCR产物的克隆、测序 | 第30-33页 |
3、编码的蛋白质的生化性质预测 | 第33-35页 |
a.分子量预测 | 第33-34页 |
b.等电点分析 | 第34页 |
c.疏水性分析 | 第34-35页 |
d.二级结构预测 | 第35页 |
4、PRKAG2与PRKAG1的序列比较以及功能分析 | 第35-36页 |
5、PROSITE预测的PRKAG2和PRKAG1的功能的相同和差别 | 第36-37页 |
6、PRKAG2的基因组结构 | 第37-41页 |
a.PRKAG2基因组contig图 | 第37-38页 |
b.PRKAG2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 | 第38-39页 |
c.PRKAG2的加尾信号 | 第39-40页 |
d.PRKAG2的多态性标记 | 第40页 |
e.RHEB2基因 | 第40-41页 |
7、RH定位 | 第41-43页 |
8、Northern印迹 | 第43-45页 |
a.PRKAG2基因的Northern印迹 | 第43页 |
b.PRKAG1基因的Northern印迹 | 第43-45页 |
二、讨论 | 第45-51页 |
1、研究AMPK调节亚基的重要意义 | 第45-46页 |
2、AMPKγ_2异构体的克隆 | 第46-47页 |
3、推测蛋白质的结构域 | 第47-49页 |
4、PRKAG2基因的组织表达图谱分析 | 第49-50页 |
5、PRKAG2基因的基因组结构 | 第50-51页 |
综述 | 第5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附录 | 第69-76页 |
一、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9-72页 |
二、综述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