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基本原则之聚讼 | 第13-18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基本原则之综述 | 第13-16页 |
(一) 从宽对待角度 | 第13-14页 |
(二) 罪责刑角度 | 第14页 |
(三) 主客体角度 | 第14-15页 |
(四) 程序角度 | 第15-16页 |
二、对上述观点之评析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刑事政策理念 | 第18-24页 |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 国家监护权理论 | 第18-19页 |
(二) 社会连带主义理论 | 第19页 |
(三) 刑罚个别化理论 | 第19页 |
(四) 少年宜教不宜罚理论 | 第19-20页 |
(五) 社会化理论与标签理论 | 第20-21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取向 | 第21-24页 |
(一) 两极化:重重与轻轻 | 第21-23页 |
(二) 取向:轻轻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基本原则之重新厘定 | 第24-59页 |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基本原则关系之厘定 | 第24-25页 |
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 第25-29页 |
(一) 教育 | 第25-26页 |
(二) 惩罚 | 第26-28页 |
(三) 教育与惩罚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三、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子原则 | 第29-38页 |
(一) 预防为主、减少司法干预原则 | 第29-31页 |
(二) 寓教于审原则 | 第31-34页 |
(三) 相称性原则 | 第34-35页 |
(四) 从宽处罚原则 | 第35页 |
(五) 双向保护原则 | 第35-38页 |
四、从宽处罚原则 | 第38-59页 |
(一) 从宽处罚原则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38-42页 |
(二) 从宽处罚原则的贯彻 | 第42-44页 |
(三) 从宽处罚原则的完善 | 第44-47页 |
(四) 从宽处罚原则所包含的子原则 | 第4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