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 ·激光吸收系数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超硬磨料的特点及应用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试验理论研究 | 第20-34页 |
| ·试验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 ·激光与材料作用的一般原理 | 第20-21页 |
| ·集总参数法 | 第21-25页 |
| ·集总参数法简介 | 第21-22页 |
| ·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 | 第22-23页 |
| ·集总参数法的计算模型 | 第23-25页 |
| ·传热问题简介 | 第25-29页 |
| ·传热的基本方式 | 第25-26页 |
| ·传热控制方程的推导 | 第26-28页 |
| ·求解方法 | 第28页 |
| ·牛顿冷却 | 第28-29页 |
| ·试验中试样的热量传递方式 | 第29-33页 |
| ·对流换热的换热系数的求解 | 第29-32页 |
| ·用求解公式进行求解 | 第29-31页 |
| ·采用集总参数分析法进行测定求解 | 第31-32页 |
| ·辐射换热的换热系数公式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试验条件及试验装置 | 第34-49页 |
| ·试验方案 | 第34-37页 |
|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34-35页 |
| ·本试验方案的特点与重复性验证 | 第35-37页 |
| ·本试验方案的特点 | 第35-36页 |
| ·试验的重复性验证 | 第36-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7-42页 |
| ·金刚石磨料 | 第37-40页 |
| ·单晶人造金刚石磨粒 | 第37-39页 |
| ·金刚石磨粒性质 | 第39-40页 |
| ·立方氮化硼 | 第40-41页 |
| ·绝热盒的制备材料 | 第41-42页 |
|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及选择与检验 | 第42-48页 |
| ·热电偶测温原理 | 第42-44页 |
| ·热电效应 | 第42页 |
| ·温差电势 | 第42-43页 |
| ·接触电势 | 第43页 |
| ·热电势 | 第43-44页 |
| ·热电偶选取及测温试件结构 | 第44-45页 |
| ·热电偶的选取 | 第44-45页 |
| ·试验中热电偶测温系统及检验 | 第45-48页 |
| ·温度测量系统 | 第45-46页 |
| ·热电势与温度的转化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试验测量与结果分析 | 第49-61页 |
| ·试验步骤 | 第49-50页 |
| ·试验参数的选取 | 第50页 |
| ·激光参数的选取 | 第50页 |
| ·温度参数的选取 | 第50页 |
| ·实测结果和影响吸收系数的因素 | 第50-60页 |
| ·超硬磨料对YAG激光的吸收系数 | 第51-54页 |
| ·人造金刚石超硬磨料对YAG激光的吸收系数 | 第51-53页 |
| ·立方氮化硼(CBN)超硬磨料对YAG激光的吸收系数 | 第53-54页 |
| ·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54-60页 |
| ·光斑直径的影响 | 第55-56页 |
| ·超硬磨料质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热电偶传感器放置位置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绝热材料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激光连续辐照频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数值模拟计算 | 第61-78页 |
| ·激光烧蚀超硬磨料的物理模型 | 第61-62页 |
| ·激光烧蚀超硬磨料三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2-67页 |
| ·激光烧蚀超硬磨料模型建立的假设 | 第62页 |
| ·传热控制数学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62-63页 |
| ·传热控制方程 | 第62-63页 |
| ·边界条件 | 第63页 |
| ·初始条件 | 第63页 |
| ·传热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63-67页 |
| ·传热模型的有限单元法的离散处理 | 第64-67页 |
| ·传热模型的时间离散处理 | 第67页 |
| ·温度场计算机模拟求解 | 第67-70页 |
| ·建模、分网及加载 | 第67-68页 |
| ·温度场的求解 | 第68-7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 ·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验证 | 第70-74页 |
| ·人造金刚石磨粒试样模型对集总参数分析法的验证 | 第70-72页 |
| ·立方氮化硼试样模型对集总参数分析法的验证 | 第72-74页 |
| ·数值模拟温度曲线计算结果 | 第74-77页 |
| ·数值模拟计算不同激光功率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 第74-76页 |
| ·数值模拟计算不同激光光斑大小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 附录B 程序部分源代码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