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授权目标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非授权目标网络拓扑发现 | 第11-12页 |
·网络拓扑发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任务及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目标网络拓扑发现 | 第17-25页 |
·目标网络拓扑发现概述 | 第17-18页 |
·网络拓扑发现 | 第17页 |
·目标网络拓扑发现 | 第17-18页 |
·目标网络拓扑发现分级 | 第18页 |
·现有目标网络AS 级拓扑发现技术 | 第18-21页 |
·IRR 数据库查询 | 第19-20页 |
·Traceroute 探测 | 第20-21页 |
·现有目标网络路由器级拓扑发现技术 | 第21-25页 |
·基于SNMP 的路由器拓扑发现 | 第21-23页 |
·基于Traceroute 的路由器拓扑发现 | 第23页 |
·现有路由器级拓扑发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非授权目标网络AS 级拓扑发现 | 第25-30页 |
·基于BGP 路由表的AS 拓扑发现技术 | 第25-28页 |
·BGP 协议 | 第25-26页 |
·BGP 路由表 | 第26-27页 |
·AS 拓扑发现过程 | 第27-28页 |
·各种AS 拓扑发现方法的综合 | 第28-30页 |
·missing-link 问题 | 第28页 |
·综合的AS 拓扑发现过程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非授权目标网络路由器级拓扑发现 | 第30-42页 |
·TRACEROUTE 拓扑发现过程 | 第30-31页 |
·TRACEROUTE 工具优化 | 第31-34页 |
·并行Traceroute | 第31-32页 |
·多点Traceroute | 第32页 |
·Traceroute 过程控制 | 第32-33页 |
·Traceroute 结果提取 | 第33-34页 |
·路由器多址综合 | 第34-39页 |
·路由器多址综合概述 | 第34页 |
·DNS 反向查询 | 第34页 |
·UDP 高端口探测 | 第34-36页 |
·IP 报文ID 值判定 | 第36页 |
·双向Traceroute 子网综合 | 第36-37页 |
·邻居-子网法 | 第37-39页 |
·匿名路由器处理 | 第39-42页 |
·匿名路由器问题概述 | 第39页 |
·一般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带条件的最大匿名综合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目标网络拓扑可视化 | 第42-50页 |
·拓扑图绘制概述 | 第42-43页 |
·弹簧-磁力模型 | 第43-47页 |
·弹簧模型 | 第43-44页 |
·磁力模型 | 第44-46页 |
·弹簧磁力模型 | 第46-47页 |
·弹簧磁力模型改进 | 第47-50页 |
·现有弹簧磁力模型的不足 | 第47-48页 |
·弹簧磁力模型的改进 | 第48-50页 |
第六章 非授权网络拓扑发现系统TOPDISC | 第50-58页 |
·TOPDISC 系统结构 | 第50-51页 |
·目标探测子系统 | 第51-54页 |
·AS 级拓扑探测模块 | 第52页 |
·路由器级拓扑探测模块 | 第52-54页 |
·局域网级拓扑探测模块 | 第54页 |
·数据分析子系统 | 第54-56页 |
·AS 拓扑数据分析模块 | 第54-55页 |
·路由器数据分析模块 | 第55-56页 |
·局域网数据分析模块 | 第56页 |
·数据库子系统 | 第56-57页 |
·网络评估子系统 | 第57页 |
·信息展示子系统 | 第57-58页 |
第七章 TOPDISC 拓扑发现结果分析 | 第58-65页 |
·AS 拓扑发现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路由器拓扑发现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发现结果 | 第59-60页 |
·与已有方法比较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