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辽东山区不同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季节性动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8页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第10-16页
     ·乔木冠层的水文作用第10-12页
     ·灌木草本层的水文功能第12-13页
     ·枯落物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第13-16页
     ·土壤层的水文作用第16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生态站区概况第18-19页
     ·地理位置第18页
     ·植被状况第18页
     ·气候特征第18-19页
     ·地貌第19页
     ·土壤特征第19页
   ·试验区概况第19-21页
3 研究方法第21-28页
   ·标准地的设置第21页
   ·气象因子的测定第21页
     ·林内外降雨量的测定第21页
     ·地温、温湿度、光照强度的测定第21页
   ·枯落物的蓄积量与持水性能测定第21-22页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22-25页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第22页
     ·土壤的粒径分析第22页
     ·土壤容重第22-23页
     ·土壤含水率第23页
     ·土壤孔隙度第23-24页
     ·土壤贮水量第24页
     ·土壤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第24页
     ·土壤渗透性第24-25页
   ·用灰色关联法检验含水率与各气象因子影响关系第25-26页
   ·林下草本层多样性及生态位分析第26-28页
     ·草本层的采集第26页
     ·关于生物量的计算公式第26页
     ·多样性指数第26-27页
     ·草本层植物物种的重要值第27页
     ·生态位宽度值和重叠值第27-28页
4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第28-42页
   ·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功能第28-34页
     ·枯落物层的结构特征第28-29页
     ·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第29-34页
   ·土壤层的水源涵养功能第34-42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第35页
     ·土壤粒径第35-37页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第37-38页
     ·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分析第38-42页
5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季节性动态第42-63页
   ·各月份气象因子及水分动态第42-47页
     ·观测时段降雨分配第42-44页
     ·地温、温湿度、光照强度的测定第44-47页
   ·枯落物层含水率的季节变化第47-48页
   ·土壤层含水率的季节变化第48-50页
   ·林下枯落物及土壤含水率与气候环境的相关性分析第50页
   ·林下枯落物及土壤含水率与气候环境的灰色关联第50-54页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的季节性研究第54-61页
     ·生物量的季节性研究第54-58页
     ·植物多样性的季节性研究第58-59页
     ·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的季节性研究第59-60页
     ·生态位重叠分析第60-61页
   ·固定植株的长势研究第61-63页
6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LAC理论的伊敏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辽东山区不同林型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