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引言 | 第10页 |
·纳米粒子概述 | 第10-11页 |
·磁性纳米粒子 | 第11-16页 |
·磁性纳米粒子的性质 | 第11-12页 |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2-14页 |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表面修饰的磁性纳米复合微粒 | 第16-22页 |
·磁性纳米微粒的修饰材料 | 第17-19页 |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方法 | 第19-22页 |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与生物分子的偶联 | 第22-23页 |
·羧基与生物分子的偶联 | 第22页 |
·氨基与生物分子的偶联 | 第22页 |
·羟基与生物分子的偶联 | 第22页 |
·生物素标记法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3-25页 |
·选题背景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Fe~(3+)/Fe~(2+)摩尔比例的影响 | 第26-27页 |
·铁盐总浓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pH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Fe_3O_4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1-35页 |
·形貌与粒径的测定 | 第32-33页 |
·成分与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磁响应性的测定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Fe_3O_4/SiO_2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46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Fe_3O_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38页 |
·Fe_3O_4/SiO_2复合微粒的制备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Fe_3O_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第38-40页 |
·Fe_3O_4/SiO_2复合微粒的制备 | 第40-43页 |
·Fe_3O_4/SiO_2复合微粒的表征 | 第43-45页 |
·形貌与粒径的测定 | 第43-44页 |
·磁响应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Fe_3O_4/Au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种子生长法制备Fe_3O_4/Au复合微粒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MPA-Na的作用 | 第48-49页 |
·HAuCl_4浓度的确定 | 第49-50页 |
·磁性种子的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MPA-Na用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Fe_3O_4/Au复合微粒的表征 | 第52-54页 |
·形貌与粒径的测定 | 第52-53页 |
·光学性质的测定 | 第53-54页 |
·磁响应性的测定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