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书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曾熙生平与交游研究 | 第11-37页 |
一、曾熙生平研究考证 | 第11-30页 |
(一) 出生时间与字号考证 | 第12-13页 |
(二) 在衡阳求学时期 | 第13-15页 |
(三) 入都参加会试至辛亥时期 | 第15-20页 |
(四) 民国初期退隐衡阳期间 | 第20-21页 |
(五) 曾熙在上海鬻书时期 | 第21-29页 |
(六) 小结 | 第29-30页 |
二、曾熙交游研究 | 第30-37页 |
(一) 曾熙与李瑞清交游 | 第31-33页 |
(二) 曾熙和吴昌硕的交游 | 第33-35页 |
(三) 曾熙与谭延闿兄弟交游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曾熙书法研究 | 第37-70页 |
一、曾熙早期书法研究 | 第37-46页 |
(一) 曾熙去沪鬻书前的书法研究 | 第37-42页 |
(二) 何绍基书法对曾熙书法的影响 | 第42-46页 |
二、曾熙到沪上鬻书时期书法研究 | 第46-63页 |
三、关于曾熙书法的批评 | 第63-70页 |
(一) 当代书法家批评家的批评 | 第63-67页 |
(二) 与曾熙同时代书法家的批评 | 第67-68页 |
(三) 我们的批评 | 第68-70页 |
第三章 曾熙书法理论研究 | 第70-89页 |
一、曾熙《游天戏海室雅言》研究 | 第70-80页 |
(一) 曾熙关于师法传统的理论研究 | 第70-75页 |
(二) 曾熙关于书法家批评的理论研究 | 第75-77页 |
(三) 曾熙其他杂论研究 | 第77-80页 |
二、曾熙书法墨迹、题跋理论研究 | 第80-88页 |
(一) 曾熙对书法家的批评研究 | 第80-83页 |
(二) 关于南北书派的批评 | 第83-85页 |
(三) 曾熙如何师法汉隶理论研究 | 第85-87页 |
(四) 曾熙其他书学杂论研究 | 第87-88页 |
三、小结 | 第88-89页 |
总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录:曾熙的书画作品润例调查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