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言第9-3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第13-16页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和模型第13-15页
     ·住宅区位和市场理论第15-16页
     ·住房保障理论第16页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第16-21页
     ·非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特点第17页
     ·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特点第17-19页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经验与启示第19-21页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第21-25页
     ·关于人口迁移方面的研究第21-22页
     ·关于暂住人口住房方面的研究第22-23页
     ·关于住房保障方面的实践探索第23-25页
   ·研究内容、结构、方法及数据第25-30页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25-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数据说明第28-30页
     ·数据处理第30页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和不足第30-31页
     ·研究的可能创新第30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30-31页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状况描述第31-45页
   ·相关人口概念的界定第31-32页
   ·调查样本家庭状况描述第32-34页
     ·调查样本的民族和性别状况第32页
     ·调查样本的年龄和户籍状况第32-33页
     ·调查样本的家庭就业和从业状况第33-34页
     ·调查样本的教育程度和家庭状况第34页
     ·调查样本的暂住年数和今后打算状况第34页
   ·调查样本经济状况描述第34-36页
     ·调查样本的收入状况第34-35页
     ·调查样本的支出状况第35-36页
   ·调查样本住房状况描述第36-38页
     ·调查样本住房来源和住房结构状况第36页
     ·调查样本住房形式状况第36页
     ·调查样本住房条件状况第36-37页
     ·调查样本交通条件和租金状况第37-38页
     ·调查样本住房变动状况及选择租住城乡结合部原因第38页
   ·调查样本住房需求状况第38-41页
     ·购房意愿的描述第38-39页
     ·购房影响因素的排序第39-40页
     ·调查样本的住房租赁状况第40页
     ·租房影响因素排序第40-41页
   ·调查样本住房满意度状况第41-43页
     ·调查样本对住房条件满意度状况第41-42页
     ·调查样本对住房条件对比满意度状况第42页
     ·调查样本对住房问题与其他社会保障问题对比状况第42-43页
     ·调查样本对住房政策的了解状况第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条件评析第45-55页
   ·基于暂住人口贫民窟发生率的 Logistic 模型第45-50页
     ·贫民窟发生率的概念及变量的选择第45-46页
     ·模型变量的描述第46-47页
     ·模型的运行结果第47-49页
     ·模型影响因子的作用分析第49-50页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住房条件对比分析第50-55页
     ·住房条件评价体系的建立第50-51页
     ·指标的解释第51-52页
     ·指标权重确定第52-53页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条件评价结果及其分析第53-55页
第四章 暂住人口与房地产市场相关问题分析研究第55-61页
   ·基于响应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暂住人口住房市场机理分析第55-57页
     ·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第55页
     ·构建暂住人口住房租购市场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指标的选择第55-56页
     ·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暂住人口住房租购市场机理分析第56-57页
   ·暂住人口与房地产市场相关性分析第57-61页
     ·暂住人口对房地产供给的影响第59页
     ·暂住人口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第59页
     ·暂住人口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第59-61页
第五章 对策建议第61-74页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评述第61页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第61-62页
   ·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第62-64页
     ·公平、公正、公开性第62页
     ·可量化第62页
     ·法定化第62-63页
     ·科学性第63页
     ·因地制宜第63页
     ·系统性第63-64页
   ·住房保障体系建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64-65页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需采取的措施第65-69页
     ·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第66-67页
     ·保障性住房的开发经营与管理选择第67页
     ·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模式优化第67页
     ·保障性住房资源的整合第67-68页
     ·住房保障途径多元化第68-69页
   ·构建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第69-71页
     ·乌鲁木齐市保障住房惠及范围以户籍人口为主第69-70页
     ·乌鲁木齐市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的潜力巨大第70页
     ·理顺住房保障应与其它社会保障的关系,发挥住房保障功能第70-71页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开发模式第71-74页
     ·住房保障开发模式对比分析第71-72页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住房改造模式的探索第72-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6页
   ·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的经济收入不稳定是影响其住房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第74页
   ·影响乌鲁木齐市暂住人口贫民窟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社会特征第74-75页
   ·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住房条件有较大差距第75页
   ·中高收入暂住人口对乌鲁木齐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显现第75页
   ·解决暂住人口住房问题任重而道远第75-7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价值研究
下一篇:盐胁迫对白滨藜和疣苞滨藜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