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大肠杆菌 K88 菌毛及细胞表面呈现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 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菌毛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ETEC 的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菌毛蛋白亚基的合成及菌毛结构的装配 | 第13-15页 |
| ·肠毒素大肠杆菌 K88 菌毛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2 细胞表面呈现技术 | 第17-22页 |
| ·构建细胞表面呈现载体的一般原则 | 第17-18页 |
| ·细胞表面呈现体系的种类 | 第18-21页 |
| ·细胞表面呈现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8-57页 |
| 实验一 K88菌毛基因的克隆及外源表位序列的融合 | 第28-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 ·FaeG 和STII 蛋白的预测分析 | 第29页 |
| ·菌毛结构基因的克隆 | 第29-31页 |
| ·外源表位编码序列在菌毛基因上的融合 | 第31-35页 |
| 2. 结果 | 第35-39页 |
| ·K88 菌毛抗原蛋白 FaeG 的预测分析及插入位点的确定 | 第35页 |
| ·STII 成熟肽中被呈现表位的确定 | 第35页 |
| ·K88 菌毛操纵子结构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36-37页 |
| ·菌毛抗原基因的改造 | 第37页 |
| ·耐热肠度素 STII 表位序列在菌毛抗原基因上的融合 | 第37页 |
| ·FMDV 外壳蛋白 VP1 表位序列在菌毛抗原基因上的融合 | 第37-39页 |
| 3 讨论 | 第39-41页 |
| ·扩增 K88 菌毛结构基因的选择 | 第39页 |
| ·K88 菌毛上外源 DNA 片段插入位点的选择 | 第39页 |
| ·外源表位的选择 | 第39-40页 |
| ·菌毛未成功装配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实验二 K88 菌毛表达调控基因的初步研究 | 第42-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faeA 基因的克隆 | 第42-43页 |
| ·faeB 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基因启动子区的获得 | 第43-44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faeA 基因的克隆 | 第44页 |
| ·faeA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4-45页 |
| ·faeA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页 |
| ·faeB 基因及启动子区的克隆 | 第45-46页 |
| ·faeB 基因及启动子区的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 3 讨论 | 第47-48页 |
| ·faeA 基因在菌毛操纵子表达中的作用 | 第47页 |
| ·faeB 基因及调控区在菌毛操纵子表达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实验三 肠毒素 STⅠ-STⅡ-LTB 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49-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STI-STII 融合基因的 PCR 扩增和克隆 | 第49-50页 |
| ·STI-STII 和 LTB 的融合基因的构建 | 第50-51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 ·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52-53页 |
| 2 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T-STI-STII 正向连接克隆的获得 | 第53页 |
| ·STI-STII-LTB 融合基因的构建 | 第53-54页 |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页 |
| ·目的基因的表达 | 第54-55页 |
| 3. 讨论 | 第55-56页 |
| ·大肠杆菌肠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 第55页 |
| ·表达 ST-LTB 融合蛋白的意义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结论与设想 | 第57-58页 |
| 1 实验结论 | 第57页 |
| 2 进一步实验设想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