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冻土构筑物冻胀机理研究及应用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冻土分布及其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季节性冻土形成原因及物理化学性质 | 第18-41页 |
·形成冻土的原因 | 第18页 |
·冻土与地区条件的关系 | 第18-20页 |
·冻土中水的形态 | 第20-25页 |
·季冻土的组成 | 第25-29页 |
·季冻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冻土中相与相之间的接触 | 第28页 |
·季冻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土的物理性质对土体冻胀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土的粒度大小对冻胀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土体密度对冻胀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土中水分对冻胀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温度对冻胀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湿度梯度对冻胀性的影响 | 第33页 |
·季冻土的热交换系数 | 第33-38页 |
·季冻土的水力参数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季节性冻土冻胀机理研究分析 | 第41-79页 |
·季节性冻土冻胀机理 | 第41-47页 |
·毛细理论 | 第43-44页 |
·第二冻胀理论 | 第44-46页 |
·分凝冻胀理论 | 第46-47页 |
·发生冻胀的内外因 | 第47页 |
·水分迁移 | 第47-66页 |
·非饱和土中的水分迁移 | 第52-55页 |
·非饱和土水分迁移驱动力 | 第55-62页 |
·土水势理论结合季节性冻土地区研究分析 | 第62-63页 |
·水分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63-66页 |
·成冰作用 | 第66-73页 |
·冻结时土中发生的物理过程 | 第66-69页 |
·冻土颗粒外围的界面状态及冰水动态平衡原理 | 第69-70页 |
·土中水的成冰类型 | 第70-71页 |
·冻结缘和分凝冰透镜体 | 第71-72页 |
·冻结缘的特征参数 | 第72-73页 |
·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冻胀过程——以长春为例 | 第73-79页 |
第四章 季节性冻土冻胀预报及防治措施 | 第79-90页 |
·冻胀的预报模型 | 第79-84页 |
·防冻胀措施 | 第84-90页 |
·强夯加固地基土 | 第84-85页 |
·非冻结敏感性材料垫层法 | 第85-86页 |
·EPS 泡沫保温板 | 第86页 |
·热物理、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法防冻胀 | 第86-88页 |
·弱化土与基础间的相互作用 | 第88页 |
·化学法增加孔隙水粘滞性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0-93页 |
·几点认识 | 第90-91页 |
·日后研究的建议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摘要 | 第96-98页 |
ABSTRACT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