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43页 |
·焦化废水来源、特点及处理状况 | 第13-33页 |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组分 | 第13-14页 |
·焦化废水的特点 | 第14-15页 |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5-16页 |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 | 第18-32页 |
·焦化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生物强化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3-38页 |
·生物强化技术提出 | 第33-34页 |
·生物强化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实施途径 | 第34-35页 |
·高效优势菌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第38-43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共固定化技术的定义 | 第38页 |
·微生物固定化所用载体和方法 | 第38-40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 | 第40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展望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优势复合菌的筛选及其特性初步研究 | 第43-59页 |
·前言 | 第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43-44页 |
·菌种来源 | 第44页 |
·试验用水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51页 |
·TTC-脱氢酶活性测定法 | 第44-48页 |
·菌种的扩大培养 | 第48-49页 |
·菌种的驯化 | 第49页 |
·优势复合菌的组合方式及比例的确定 | 第49-50页 |
·优势复合菌种的特性初步研究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TTC标准曲线 | 第51-52页 |
·确定优势复合菌的组合方式及比例 | 第52-54页 |
·优势复合菌种的生长曲线 | 第54-55页 |
·优势复合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 | 第55-56页 |
·优势复合菌种的最适生长pH值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优势复合菌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59-73页 |
·前言 | 第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3页 |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 第59-60页 |
·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60页 |
·最佳环境条件的确定 | 第60-61页 |
·优势复合菌种投加量的确定 | 第61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组合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试验分析项目 | 第62页 |
·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活性污泥驯化结果 | 第63-64页 |
·对比驯化试验 | 第64-65页 |
·最佳环境条件的确定 | 第65-68页 |
·优势复合菌种投加量的确定 | 第68-70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组合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优势复合菌固定化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 第73-83页 |
·前言 | 第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 第73页 |
·聚集—交联固定化方法 | 第73-75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固定化后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5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固定化后对色度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5页 |
·试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3页 |
·固定化过程中菌液与污泥量的最佳比值 | 第75-76页 |
·戊二醛投加浓度的确定 | 第76-78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固定化后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8-79页 |
·优势复合菌与活性污泥固定化后对色度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建议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