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光本性的理论论文--量子光学论文

非经典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1-14页
Contents第14-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引言第17-19页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第19-22页
     ·吸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第19-21页
     ·主要内容、方法、研究历史及现状第21-22页
   ·腔量子电动力学第22-27页
     ·腔量子电动力学简介第22-23页
     ·腔量子电动力学研究进展第23-25页
     ·我们实验小组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第二章 光学偶极阱第27-53页
     ·偶极力的经典模型第27-31页
     ·原子极化率的Lorentz模型第28页
     ·势阱深度第28-29页
     ·散射率第29-30页
     ·多能级原子第30-31页
   ·偶极力的量子力学描述第31-35页
     ·缀饰原子(dressed atom)第31页
     ·哈密顿量第31-33页
     ·新的本征态第33-34页
     ·散射率第34-35页
     ·多能级原子第35页
   ·关于偶极阱的计算第35-41页
     ·实验中铯原子偶极阱的相关参数第35-37页
     ·AC Stark频移—Magic wavelength第37-41页
   ·光学偶极阱的结构第41-43页
     ·高斯光束第41页
     ·行波场的光阱结构—单个聚焦阱第41-43页
     ·驻波场的光阱结构—光学晶格(Optical Lattices)第43页
   ·微尺度光学偶极阱的构造第43-52页
     ·利用双色倏逝波产生亚半波长尺寸微光学阱的方案第43-49页
     ·利用强聚焦光学系统实现原子操控的方案第49-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处在不同光场中的原子第53-75页
   ·单个原子与单模光场的相互作用—Jaynes-Cummings模型第53-57页
     ·原子-光场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第54页
     ·薛定谔方程的解第54-55页
     ·光场的光子数分布和原子的反转率第55-56页
     ·原子的自发辐射—Weisskopf-Wigner近似第56-57页
   ·不同光场作用下的原子第57-66页
     ·原子的反转率第57-59页
     ·原子的衰减第59-61页
     ·原子的压缩第61-62页
     ·原子的吸收谱第62-65页
     ·原子的荧光谱——Mollow三峰结构第65-66页
   ·与原子作用的光场第66-70页
     ·光场的光子统计性质第66-68页
     ·光场的起伏第68-70页
   ·原子与光场之间的纠缠第70-74页
     ·基本方法第71-72页
     ·数值结果及分析第72-74页
     ·结论第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光学腔中非经典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第75-89页
   ·光学腔第75-77页
   ·光学双稳——两能级原子在腔内第77-79页
   ·简并光学参量振荡腔与二能级原子的耦合第79-88页
     ·背景介绍第79-80页
     ·基本方程和关联函数第80-84页
     ·数值模拟第84-87页
     ·结论第87-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五章 强耦合的腔QED系统第89-111页
   ·强耦合的腔QED系统第89-90页
   ·腔QED系统的主要参数第90-92页
   ·真空Rabi分裂第92-95页
     ·旋转参考系(rotating frame)第92页
     ·耗散J-C模型的透射谱第92-95页
   ·阻尼腔中的原子第95-98页
   ·腔QED产生单光子源的方案第98-109页
     ·确定性的单光子辐射第98-99页
     ·内腔STIRAP产生单光子脉冲第99-103页
     ·单原子激光和单光子源第103-109页
   ·我们的实验系统第109-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1页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变量1.5μm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超冷原子和强激光场中分子体系的量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