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八肋游仆虫cDNA文库构建及肽链释放因子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5页
 1 酵母双杂交文库及其应用第17-20页
   ·基因文库第17页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原理第17-18页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应用第18-19页
   ·酵母双杂交的优势与局限第19-20页
 2 纤毛虫密码子的使用及其特殊性第20-22页
   ·纤毛虫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第20-21页
     ·纤毛虫第20页
     ·实验材料-八肋游仆虫第20页
     ·纤毛虫的基因组第20-21页
     ·纤毛虫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第21页
   ·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不利于表达文库的构建第21页
   ·八肋游仆虫基因内无义密码子的频率与其它纤毛虫相比较少第21-22页
 3 蛋白质合成终止和肽链释放因子第22-23页
   ·肽链释放因子的分类第22-23页
   ·两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相互关系第23页
 4 肽链释放因子的多功能性第23-28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细胞内微管的组装有关第23-24页
     ·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第23-24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第24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第24-25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25-27页
     ·与mRNA末端的多聚[A]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第25页
     ·与Upfp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第25-26页
     ·与PP2A相互作用第26页
     ·与Itt1p相互作用第26页
     ·第二类释放因子与Sla1相互作用第26-27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肿瘤细胞的发生第27页
   ·肽链释放因子与mRNA代谢有关第27-28页
 5 构建八肋游仆虫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目的及意义第28-29页
 6 参考文献第29-35页
第二章 八肋游仆虫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第35-49页
 1 引言第3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5-43页
   ·实验材料第35-39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36页
     ·菌株和质粒第36-37页
     ·主要核酸试剂第37-38页
     ·主要酶及生化试剂第38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8-39页
   ·实验方法(步骤)第39-43页
     ·无菌八肋游仆虫的大量培养第39页
     ·八肋游仆虫总RNA的提取第39页
     ·八肋游仆虫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39页
     ·八肋游仆虫cDNA的纯化第39-40页
     ·用PCR的方法进一步富集cDNA第40页
     ·富集纯化后的cDNA的PCR鉴定第40页
     ·ds cDNA与pGADT7-Rec的同源重组第40-42页
     ·在SD/-Leu平板上筛选转化子第42页
     ·收获转化子第42页
     ·文库鉴定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第43-47页
   ·收集八肋游仆虫第43页
   ·八肋游仆虫总RNA的提取第43页
   ·八肋游仆虫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43-44页
   ·八肋游仆虫cDNA的纯化第44-45页
   ·用PCR的方法进一步富集cDNA第45页
   ·富集纯化后的cDNA的PCR鉴定第45页
   ·八肋游仆虫cDNA文库构建第45-46页
   ·八肋游仆虫cDNA文库鉴定第46-47页
 4 小结第47页
 5 讨论第47-48页
 6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三章 与游仆虫第二类肽链释放因子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筛选第49-65页
 1 引言第4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9-55页
   ·实验材料第49-52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49-50页
     ·菌株和质粒第50页
     ·寡聚核苷酸第50-51页
     ·主要酶及生化试剂第51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1-52页
   ·实验方法第52-55页
     ·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GBKT7-eRF3的构建、转化及鉴定第52-53页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eRF3相互作用的蛋白第53页
     ·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第53-54页
     ·筛选出的质粒的鉴定第54页
     ·文库未知基因蛋白与诱饵基因蛋白相互作用的重复鉴定第54页
     ·从游仆虫大核基因组中初步扩增与eRF3相互作用蛋白因子的全序列第54-55页
 3 实验结果第55-62页
   ·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GBKT7-eRF3的构建、转化及鉴定第55页
   ·酵母杂交筛选与eRF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第55-56页
   ·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第56页
   ·筛选出的质粒的鉴定第56-59页
   ·序列分析第59-60页
   ·文库未知基因蛋白与诱饵基因蛋白相互作用的重复鉴定第60-61页
   ·游仆虫大核基因组中6号基因全序列的初步扩增第61-62页
 4 小结第62页
 5 讨论第62-63页
 6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附录Ⅰ第67-69页
附录Ⅱ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晚花突变基因的定位
下一篇:基因概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