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绪论:《子不语》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袁枚《子不语》的创作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袁枚的生平与思想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袁枚的小说观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子不语》的创作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子不语》的题材内容 | 第21-40页 |
第一节 神鬼精怪 | 第21-26页 |
第二节 佛道故事与因果轮回 | 第26-30页 |
第三节 数术文化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反映社会民生的故事 | 第33-40页 |
第三章 《子不语》的思想文化价值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子不语》的儒家思想意蕴 | 第40-44页 |
第二节 袁枚的诗学思想在《子不语》中的表现 | 第44-49页 |
第三节 易代的心灵创伤在《子不语》中的反映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子不语》的审美文化意蕴 | 第52-63页 |
第一节 对魏晋志怪的继承与发展 | 第52-57页 |
第二节 搜神志怪,追求情趣 | 第57-63页 |
结语:《子不语》在清代笔记小说史上的地位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