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元代文人的心路历程--马致远杂剧的情节结构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时代的感愤——抒情历史悲剧《汉宫秋》第7-15页
 (一)、帝王后妃恋情剧的情节结构模式及社会心理第7-10页
 (二)、昭君故事情节的渐变第10-11页
 (三)、情节结构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第11-15页
  1、主要情节的变化第11-12页
  2、对汉弱奴强的民族矛盾的渲染第12-13页
  3、帝妃之恋、中大夫身份的改变和被迫和番情节的设置第13-15页
二、坎坷不平之路——怀才不遇的文人遭遇剧《荐福碑》第15-23页
 (一)、《荐福碑》情节结构的特点分析第15-17页
  1、对《荐福碑》主要事件的分析第15-16页
  2、怀才不遇剧的基本情节结构模式第16-17页
 (二)、情节结构模式后马致远怀才不遇的坎坷遭遇第17-20页
 (三)、同一结构模式下剧作中元代文人的心态第20-23页
三、文人的梦幻——妓女、士人、商人的三角恋剧《青衫泪》第23-30页
 (一)、妓女、士人、商人的三角恋剧情节结构模式分析第23-26页
 (二)、与唐传奇妓女爱情剧比较后所看到的梦幻第26-30页
四、梦幻醒来后的度脱——神仙道化剧《岳阳楼》、《任疯子》、《黄粱梦》、《陈抟高卧》第30-36页
 (一)、元代社会的"神仙道化"度脱剧第30-31页
 (二)、度脱剧的情节结构分析第31-33页
 (三)、模式背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冲突及反传统的神仙形象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辞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方方作品中的家庭伦理悲剧
下一篇:论《再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