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文分析的大伙房水库引水调度研究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径流丰枯遭遇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水库调度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2.1 跨流域调水工程简介 | 第21页 |
2.2 浑江流域概况 | 第21-22页 |
2.3 跨流域调出区概况 | 第22页 |
2.4 浑河流域概况 | 第22页 |
2.5 大伙房水库概况 | 第22-25页 |
2.5.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2-23页 |
2.5.2 水文水情概况 | 第23页 |
2.5.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页 |
2.5.4 大伙房水库蓄水现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跨流域调出区与大伙房水库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第25-40页 |
3.1 大伙房水库径流特性分析 | 第25-28页 |
3.1.1 年内分布特性 | 第25-26页 |
3.1.2 年际分布特性 | 第26-28页 |
3.2 跨流域调出区径流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3.2.1 年内分布特性 | 第28页 |
3.2.2 年际分布特性 | 第28-29页 |
3.3 跨流域调出区与大伙房水库径流特性对比分析 | 第29-31页 |
3.3.1 年内径流特性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3.3.2 年际径流特性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3.4 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 第31-39页 |
3.4.1 Copula理论介绍 | 第31-34页 |
3.4.2 径流边际分布的确定 | 第34-36页 |
3.4.3 径流联合分布的确定 | 第36页 |
3.4.4 径流丰枯遭遇概率 | 第36-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引水调度模型建立及模拟结果分析 | 第40-52页 |
4.1 引水调度模型构建原则 | 第40页 |
4.2 引水调度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40-42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40-41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41页 |
4.2.3 调度模型求解 | 第41-42页 |
4.3 长系列引水调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4.3.1 引水工程实施前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3.2 引水工程实施后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4 径流补偿条件下引水调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4.1 典型年的选择 | 第47页 |
4.4.2 丰-丰遭遇下典型年引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4.3 平-平遭遇下典型年引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4.4 枯-枯遭遇下典型年引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52-53页 |
5.3 建议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