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唯理论中天赋观念论的演变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天赋观念论的前奏:柏拉图的天赋观念论 | 第12-17页 |
第二章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笛卡尔的方法论 | 第17-21页 |
一、普遍怀疑的方法 | 第18-20页 |
二、普遍数学的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笛卡尔天赋观念的内容 | 第21-26页 |
一、“我想所以我是” | 第21-23页 |
二、天赋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23-26页 |
第三节 笛卡尔天赋观念论遭遇的批判及其困难 | 第26-30页 |
一、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批判 | 第26-28页 |
二、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困难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天赋观念论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方法论悖论与“真观念” | 第30-33页 |
一、方法论悖论 | 第30-31页 |
二、真观念或天赋的观念 | 第31-32页 |
三、几何论证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天赋观念与知识的分类 | 第33-40页 |
一、意见或想象 | 第34-35页 |
二、理性知识 | 第35-37页 |
三、直观知识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论 | 第40-52页 |
第一节 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论 | 第42-47页 |
一、对洛克的反批判 | 第42-44页 |
二、天赋观念论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天赋观念的根源及与方法的关系 | 第47-52页 |
一、根源一:坚定不移的柏拉图、笛卡尔路线 | 第47页 |
二、根源二:本体论的自然延伸 | 第47-49页 |
三、天赋观念与多元的认识方法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的共同特点与发展轨迹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天赋观念论与实体说的关系 | 第52-55页 |
一、实体说是天赋观念论的基础 | 第52-54页 |
二、天赋观念论服务于实体学说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天赋观念论的发展轨迹 | 第55-60页 |
一、从有神论的天赋观念论向泛神论的天赋观念论转变 | 第55-57页 |
二、从明白的天赋观念论向潜在天赋观念论的转变 | 第57页 |
三、天赋观念论与经验论从严格划界到相互关联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4页 |
一、对康德的影响 | 第60-62页 |
二、对黑格尔的影响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