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期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定量描述方法及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地质综合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 ·地震方法 | 第11页 |
| ·生产测井及测试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 ·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 第12页 |
| ·检查井资料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3页 |
| ·流线模型方法 | 第13页 |
| ·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 ·技术路线和技术难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 ·技术难点 | 第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6页 |
| ·主要工作量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剩余油定量描述的主要方法 | 第18-31页 |
|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 第18-21页 |
| ·数值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 ·历史拟合 | 第19-20页 |
| ·剩余油计算与分析 | 第20-21页 |
| ·流线模型方法 | 第21-23页 |
| ·流线模型的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流线模型求解的基本步骤 | 第21-23页 |
| ·油藏工程计算方法 | 第23-31页 |
| ·渗饱曲线法 | 第23-24页 |
| ·水驱特征曲线方法 | 第24-25页 |
| ·物质平衡法 | 第25-26页 |
| ·无因次采出注入法 | 第26-28页 |
| ·水线推进速度法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剩余油定量描述方法在孤东油田七区西的应用 | 第31-51页 |
| ·孤东油田七区西地质开发概况 | 第31-32页 |
| ·油藏地质概况 | 第31页 |
| ·开发现状 | 第31-32页 |
| ·基础数据库建立 | 第32页 |
| ·流线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第32-34页 |
| ·流线模型建立 | 第33页 |
| ·流线模型历史拟合 | 第33-34页 |
|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第34-43页 |
|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第34-38页 |
| ·数值模拟历史拟合 | 第38-43页 |
| ·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 | 第43-51页 |
| ·剩余油定量描述的成果 | 第43-46页 |
| ·剩余油定量描述成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46-49页 |
| ·剩余油分布的综合描述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挖潜措施及矿场应用效果 | 第51-54页 |
| ·措施潜力 | 第51页 |
| ·矿场应用效果 | 第51-54页 |
| 结论和认识 | 第54-56页 |
| 1、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54页 |
| 2、剩余油描述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 3、剩余油描述技术发展方向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图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