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组蛋白的修饰 | 第8-9页 |
·组蛋白修饰概况 | 第8页 |
·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 | 第8页 |
·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 第8-9页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 第9-14页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概况及分类 | 第9-10页 |
·四羟酮醇依赖的去甲基化酶:LSD1 | 第10-13页 |
·JHDM家族去甲基化蛋白 | 第13-14页 |
·细胞周期 | 第14-15页 |
·细胞周期概况 | 第14页 |
·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 | 第14-15页 |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 | 第15-18页 |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概况 | 第15-16页 |
·当前关于脊椎动物纺锤体检验点的模型 | 第16页 |
·微管和动粒间连接与张力的关系 | 第16-17页 |
·纺锤体检验点缺陷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18-34页 |
·材料 | 第18-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相关试剂、耗材 | 第19-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常用溶液的配置 | 第22-24页 |
·细胞培养用培养基的配置 | 第22页 |
·一般溶液的配置 | 第22-23页 |
·IP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23页 |
·10×蛋白质裂解液的配置 | 第23页 |
·IF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23-24页 |
·胞液分离萃取分析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24页 |
·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4页 |
·贴壁细胞培养方法 | 第24-25页 |
·HeLa细胞的同步化 | 第25页 |
·胞液分离萃取分析(subcellular fractionation assays) | 第25-26页 |
·贴壁细胞总蛋白质的提取 | 第26页 |
·免疫沉淀(IP)或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第26页 |
·蛋白修饰分析:磷酸酶CIP处理 | 第26-27页 |
·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第27页 |
·免疫荧光(IF)实验 | 第27-28页 |
·细胞转染实验 | 第28-29页 |
·RNA干扰抑制蛋白表达实验 | 第29-30页 |
·微管再生实验(MT regrowth assay) | 第30-32页 |
·细胞流式分析前的收集与固定 | 第30页 |
·流式分析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比例的样品制备 | 第30-32页 |
·启动子活性检测 | 第32页 |
·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34-52页 |
·LSD1在Nocodazole同步化的HeLa细胞中被高度磷酸化 | 第34-36页 |
·LSD1在细胞中的定位 | 第36页 |
·LSD1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 | 第36-52页 |
·LSD1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正确分离所必需的 | 第36-42页 |
·LSD1不参与纺锤体组装检验点的调控 | 第42-44页 |
·LSD1不参与有丝分裂期微管的组装 | 第44页 |
·LSD1能够活化MAD2和BubR1启动子 | 第44-5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附录一 缩略词 | 第55-56页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三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