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包覆正十八烷的微胶囊化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相变储能的意义及其应用 | 第15-16页 |
·相变储能材料的特点及分类 | 第16-24页 |
·相变储能材料的特点 | 第16-18页 |
·相变材料的分类 | 第18-24页 |
·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定形相变材料 | 第24-25页 |
·相变材料微胶囊 | 第25-26页 |
·相变材料微胶囊 | 第26-32页 |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工作原理 | 第26页 |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发展及特点 | 第26-27页 |
·芯材与壁材的选择 | 第27-28页 |
·常见微胶囊制备方法 | 第28-32页 |
·微胶囊性能与结构的表征方法 | 第32-34页 |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第34-41页 |
·基础研究 | 第35-36页 |
·应用研究 | 第36-41页 |
·相变微胶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41-44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第44-50页 |
·芯材的选取 | 第44页 |
·壁材的选取 | 第44-45页 |
·正十八烷/MF树脂微胶囊的制备过程 | 第45-46页 |
·乳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预聚体的合成 | 第46页 |
·胶囊化过程 | 第46页 |
·实验用品及仪器 | 第46-47页 |
·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第47-50页 |
·表面形态的测定 | 第48页 |
·粒径大小及分布测定 | 第48页 |
·热性能测定 | 第48页 |
·包覆效率测定 | 第48-49页 |
·渗透性测定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0-74页 |
·乳化剂的选取 | 第50-55页 |
·乳化剂选取的微胶囊制备过程 | 第50-51页 |
·不同乳化剂对微胶囊表观形态的影响 | 第51-54页 |
·不同乳化剂对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54-55页 |
·乳化机转速的影响 | 第55-58页 |
·乳化机转速不同下微胶囊制备过程 | 第56页 |
·乳化机转速对微胶囊的影响 | 第56-58页 |
·乳化剂的用量 | 第58-61页 |
·不同乳化剂用量微胶囊制备过程 | 第58-59页 |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 | 第59-61页 |
·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不同芯壁比的微胶囊制备过程 | 第61页 |
·芯壁比对微胶囊表观形态的影响 | 第61-63页 |
·芯壁比对微胶囊热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芯壁比对微胶囊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64页 |
·间苯二酚改性PMF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 第64-68页 |
·加入间苯二酚改性囊壁的微胶囊合成过程 | 第67页 |
·间苯二酚改性对微胶囊的影响 | 第67-68页 |
·以聚脲为壁材的微胶囊的制备 | 第68-71页 |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及囊壁形成原理 | 第69-70页 |
·微胶囊的表观形态分析 | 第70-71页 |
·不同芯/壁比的对聚脲和PMF微胶囊的影响 | 第71-7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84页 |
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