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 民生问题及我国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0-20页 |
(一) 民生问题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 民生问题的内涵 | 第10-11页 |
2、 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二) 民生问题的特征 | 第12-15页 |
1、 经济性 | 第12页 |
2、 政治性 | 第12-13页 |
3、 文化性 | 第13-14页 |
4、 社会性 | 第14页 |
5、 生态性 | 第14-15页 |
6、 科技性 | 第15页 |
(三) 解决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5-20页 |
1、 解决经济发展中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6页 |
2、 解决政治发展中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6-17页 |
3、 解决文化发展中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7页 |
4、 解决社会发展中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7-18页 |
5、 解决生态发展中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 第18-20页 |
二、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 | 第20-33页 |
(一) 民生科技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1、 民生科技的内涵 | 第21页 |
2、 民生科技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二) 发展民生科技的战略意义 | 第22-28页 |
1、 民生科技是经济增长的最佳突破口 | 第22-23页 |
2、 民生科技重点服务于民主政治 | 第23-24页 |
3、 民生科技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 第24-25页 |
4、 民生科技促进社会改革成果的全民共享 | 第25-26页 |
5、 民生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 第26-27页 |
6、 民生科技有利于规避科技发展本身带来的风险 | 第27-28页 |
(三)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 第28-33页 |
1、 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2、 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制约因素 | 第30-33页 |
三、 民生科技发展与产学研合作 | 第33-43页 |
(一)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及主体作用 | 第33-35页 |
1、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 第33-34页 |
2、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及作用 | 第34-35页 |
(二) 产学研合作是解决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 第35-39页 |
1、 以三角合作机制为根本,突破企业因素制约 | 第35-36页 |
2、 以自主创新体系为导向,突破科技因素制约 | 第36-38页 |
3、 以信息交流网络为依托,突破人才因素制约 | 第38-39页 |
(三) 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民生科技发展战略 | 第39-43页 |
1、 明确自主创新的民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 第39-40页 |
2、 组建三角合作的民生科技发展战略基架 | 第40-41页 |
3、 强化信息交流的民生科技发展战略保障 | 第41-43页 |
四、 解决民生问题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 | 第43-51页 |
(一) 产学研合作的战略意义 | 第43-47页 |
1、 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化 | 第43-45页 |
2、 加速科研成果产品化 | 第45-46页 |
3、 提高专业人才广适度 | 第46-47页 |
(二) 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 第47-51页 |
1、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教育事业发展 | 第48页 |
2、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扩大就业战略 | 第48-49页 |
3、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第49页 |
4、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9-50页 |
5、 通过产学研合作,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