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前体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形成与积累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彩色棉纤维色泽遗传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展望 | 第13-15页 |
2 引言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8页 |
·供试棉花的栽培与取样 | 第17页 |
·棉纤维色素积累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17页 |
·棉铃发育期棕色素积累规律研究 | 第17-18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遗传规律研究 | 第18页 |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2页 |
·棕色素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19页 |
·缩合单宁含量测定 | 第19页 |
·总酚含量测定 | 第19页 |
·儿茶素单体的测定 | 第19-20页 |
·PAL 和 PPO 活性测定 | 第20页 |
·抗氧化酶 POD、ASA-POD、SOD、CAT 活性测定 | 第20-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7页 |
·棕色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2-23页 |
·棕色素在成熟棉纤维上的积累与分布 | 第23-25页 |
·棕色棉种皮与纤维颜色的观察及色素含量变化 | 第25-28页 |
·棕色素合成前体代谢变化 | 第28-32页 |
·种皮与纤维发育期总黄酮含量变化 | 第28页 |
·种皮与纤维发育期总酚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种皮与纤维发育期缩合单宁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种皮与纤维中儿茶素单体成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 第30-32页 |
·棕色素合成过程中PAL、PPO 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 第32-37页 |
·种皮与纤维发育期 PAL 与 PPO 的活性变化 | 第32-34页 |
·抗氧化酶 POD、SOD、CAT、ASA-POD 活性变化 | 第34-36页 |
·PAL、PPO、抗氧化酶与棕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遗传规律的研究 | 第37-47页 |
·棕色棉纤维色泽的遗传分析 | 第38-40页 |
·棕色棉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40-43页 |
·棕色棉色泽性状与各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棕色棉色泽性状与相关性状间的通径及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纤维绒长与纤维色泽基因的遗传分析 | 第45-47页 |
5 讨论 | 第47-50页 |
·棕色素在纤维上的积累与分布 | 第47页 |
·色素合成前体与棕色棉色泽的关系 | 第47-48页 |
·PAL、PPO 及抗氧化酶与棕色棉色泽的关系 | 第48-49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遗传规律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