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油麻藤抗逆性及其在边坡绿化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试验材料的生长发育特性 | 第12-14页 |
·常春油麻藤的生长发育特性 | 第12-13页 |
·扶芳藤的生长发育特性 | 第13页 |
·中华常春藤的生长发育特性 | 第13-14页 |
·藤本植物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常春油麻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其它藤本植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植物抗逆性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抗旱性研究 | 第16页 |
·抗寒性研究 | 第16-17页 |
·耐热性研究 | 第17页 |
·植物耐荫性研究 | 第17-18页 |
·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 | 第21-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水分饱和亏缺和叶片相对含水量 | 第22-24页 |
·叶片保水力 | 第24页 |
·细胞膜透性 | 第24-25页 |
·对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影响 | 第25-28页 |
·对MDA 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抗旱性指标综合评价 | 第2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29-31页 |
3 常春油麻藤的耐热性研究 | 第3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高温对3 种藤本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三种藤本植物半致死高温比较 | 第32-3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3-34页 |
4 常春油麻藤的抗寒性研究 | 第34-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低温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低温对3 种藤本植物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低温对3 种藤本植物PRO 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种藤本植物抗寒能力综合评价 | 第3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7-39页 |
5 常春油麻藤的光合特性研究 | 第39-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光强—净光合速率响应曲线变化 | 第39-41页 |
·温度—净光合速率响应曲线 | 第41页 |
·相对湿度—净光合速率响应曲线变化 | 第41-4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2-43页 |
6 常春油麻藤的耐瘠薄性及生长情况研究 | 第43-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不同施肥处理下3 种藤本植物生长动态 | 第43-48页 |
·三种藤本植物自然生长情况分析 | 第48-5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0-52页 |
·三种藤本植物耐瘠薄性研究 | 第50页 |
·三种藤本植物生长情况研究 | 第50-52页 |
7 常春油麻藤在边坡绿化上的应用 | 第52-63页 |
·应用价值评估 | 第52-59页 |
·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52页 |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52-53页 |
·判断距阵与权重计算 | 第53-56页 |
·层次总排序计算 | 第56-59页 |
·评分标准 | 第59页 |
·评价结果 | 第59页 |
·应用模式研究 | 第59-63页 |
·种植模式 | 第59-61页 |
·栽培管理模式 | 第61-63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应用前景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图 | 第72-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