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评价比较 | 第14-16页 |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政策措施 | 第16-17页 |
·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 | 第17-18页 |
·当前不足及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国内外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 | 第21-32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21-23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分类 | 第21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 第21-23页 |
·国内外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3-30页 |
·潮汐能 | 第23-25页 |
·潮流能 | 第25页 |
·波浪能 | 第25-26页 |
·温差能 | 第26-28页 |
·盐差能 | 第28页 |
·海上风能 | 第28-29页 |
·海流能 | 第29页 |
·海洋生物质 | 第29-30页 |
·国内外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 | 第30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0-32页 |
·政策方面 | 第30-31页 |
·技术方面 | 第31-32页 |
3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32-40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第32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技术因素 | 第33页 |
·经济因素 | 第33-34页 |
·资源因素 | 第34-35页 |
·环境因素 | 第35页 |
·安全因素 | 第35-36页 |
·非可再生能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评价方法 | 第36-40页 |
4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模型 | 第40-46页 |
·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模型 | 第41-43页 |
·非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模型 | 第43-45页 |
·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45-46页 |
5 大连市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 | 第46-69页 |
·大连市海上可再生能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海上风能为例 | 第46-50页 |
·大连市海上风能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大连市海上风能开发的评价 | 第49-50页 |
·大连市海上风能开发的建议 | 第50页 |
·大连能源供需情况 | 第50-53页 |
·大连市海洋功能区划 | 第53-54页 |
·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 | 第54-64页 |
·评价指标数值的确定 | 第54-61页 |
·数据标准化及综合评价结果 | 第61-64页 |
·大连市非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 | 第64-69页 |
·评价指标数值的确定 | 第64-67页 |
·数据标准化及综合评价结果 | 第67-69页 |
6 大连市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 | 第69-77页 |
·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 | 第69-71页 |
·2020年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求解 | 第69-70页 |
·2030年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求解 | 第70-71页 |
·大连市非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 | 第71-72页 |
·2020年大连市非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求解 | 第71页 |
·2030年大连市非可再生能源的结构优化求解 | 第71-72页 |
·大连市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构优化结果 | 第72-73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73-75页 |
·大连市海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 第75-77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