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 ·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诱导抗病性 | 第14-15页 |
| ·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诱抗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 第19-22页 |
| ·甜瓜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甜瓜抗病性的诱导研究 | 第22-23页 |
| ·甜瓜的抗病性机理 | 第23-24页 |
|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6页 |
| ·试验药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 ·试验处理 | 第27-28页 |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8-32页 |
| ·甜瓜抗霜霉病处理效果测定 | 第28页 |
| ·MDA 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抗病相关物质的测定 | 第29-30页 |
| ·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 ·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31-32页 |
| ·甜瓜果实大小及品质的测定 | 第32页 |
| ·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51页 |
| ·不同诱导剂及其浓度的筛选结果 | 第33页 |
| ·几种诱导剂处理对苗期甜瓜叶片霜霉病的控制效果 | 第33-34页 |
| ·MDA 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 ·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叶片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第35页 |
| ·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 ·POD 的变化 | 第36-37页 |
| ·PAL 的变化 | 第37页 |
| ·PPO 的变化 | 第37-38页 |
| ·CHI 的变化 | 第38-39页 |
| ·GLU 的变化 | 第39页 |
| ·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 ·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对甜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 ·不同生育时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3页 |
| ·不同时期BTH 处理对甜瓜果实生育期主要叶部病害的控制效果 | 第43-46页 |
| ·对霜霉病的控制效果 | 第43-44页 |
| ·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 第44-45页 |
| ·对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 第45-46页 |
| ·对蔓枯病的控制效果 | 第46页 |
| ·初花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果实生育期主要叶部病害的控制效果 | 第46-49页 |
| ·对霜霉病的控制效果 | 第46-47页 |
| ·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 第47-48页 |
| ·对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 第48页 |
| ·对蔓枯病的控制效果 | 第48-49页 |
| ·不同生育时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8页 |
| ·诱导剂的筛选结果 | 第51页 |
| ·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病害的防治效果 | 第51-52页 |
| ·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MDA 的影响 | 第52-53页 |
| ·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抗病相关物质的影响 | 第53页 |
| ·苗期几种药剂处理对甜瓜抗病相关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不同时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瓜光合特性的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不同时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对甜果实生产的影响 | 第55-5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