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室内空气品质(IAQ)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IAQ 的定义 | 第10-11页 |
·IAQ 的评价 | 第11-12页 |
·改善IAQ 的措施和方法 | 第12-13页 |
·CFD 简介及其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 第13-18页 |
·CFD 简介 | 第13-14页 |
·CFD 在国内外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 第14-16页 |
·Airpak 软件的介绍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20页 |
2 气流组织 | 第20-24页 |
·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 第20页 |
·气流组织的任务 | 第20-21页 |
·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21-24页 |
·不均匀系数 | 第21页 |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 第21-22页 |
·空气年龄与换气效率 | 第22-23页 |
·能量利用系数 | 第23-24页 |
3 数值模拟的理论及方法 | 第24-38页 |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4-26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4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4-25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组分方程 | 第26页 |
·通用控制方程 | 第26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26-32页 |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 | 第27-28页 |
·离散时所使用的网格 | 第28页 |
·常用的离散格式的性能对比 | 第28-29页 |
·离散方程 | 第29页 |
·常用离散方程组计算的主要方法 | 第29-31页 |
·离散方程组的基本解法 | 第31-32页 |
·紊流流动数值模拟 | 第32-35页 |
·紊流概述 | 第32页 |
·紊流(又称湍流)基本模型 | 第32-35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5-36页 |
·网格的确定 | 第36-38页 |
4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第38-40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物理模型的简化 | 第39-40页 |
·数学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 第40-43页 |
·数学模型简介 | 第41-42页 |
·假设条件与控制方程 | 第42-43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3-44页 |
·入口边界 | 第43页 |
·出口边界 | 第43页 |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污染物进口边界 | 第44页 |
·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网格划分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模拟计算方法的验证对比 | 第46-51页 |
·实验模型简介 | 第46-47页 |
·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点介绍 | 第47-48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48页 |
·数值计算输入条件 | 第48-49页 |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6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1-98页 |
·不同气流组织形式对舒适度和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 第51-91页 |
·气流组织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3-59页 |
·气流组织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59-69页 |
·气流组织对PMV 值和PPD 值的影响 | 第69-80页 |
·气流组织对污染物浓度场的影响 | 第80-85页 |
·气流组织对平均空气龄场的影响 | 第85-91页 |
·送风速度对二氧化碳浓度场和平均空气龄场的影响 | 第91-97页 |
·送风速度对室内CO_2 浓度场的影响 | 第91-94页 |
·送风速度对平均空气龄场的影响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本文小结 | 第9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作者简历 | 第103-10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