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2页 |
(一) 三七药材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1.三七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7-12页 |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9-11页 |
·三七中其他成分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葛根药材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葛根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2.葛根的药理作用 | 第12-14页 |
(三) 山楂药材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山楂的化学成分 | 第14-15页 |
2.山楂的药理作用 | 第15-16页 |
(四) 大孔树脂吸附法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 第16-20页 |
1.大孔树脂的特性及吸附原理 | 第16-17页 |
2.大孔树脂吸附法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五) 滴丸剂性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中药滴丸剂的发展 | 第20页 |
2.中药滴丸生产工艺、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3.中药滴丸剂的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复方血塞通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2-49页 |
(一) 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2-29页 |
1.仪器和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方法选择 | 第22页 |
3.三七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 | 第22-25页 |
4.三七中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 第25-29页 |
(二) 三七总皂苷的精制工艺研究 | 第29-34页 |
1.大孔树脂的型号筛选 | 第29-31页 |
2.洗脱溶媒的考察 | 第31-32页 |
3.洗脱溶媒用量的考察 | 第32页 |
4.样品溶液浓度的确定 | 第32页 |
5.干树脂与药材比的考察 | 第32-34页 |
(三) 葛根和山楂中总黄酮的提取与精制 | 第34-40页 |
1.仪器和实验材料 | 第34页 |
2.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 第34-37页 |
3.葛根和山楂药材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7-40页 |
(四) 复方血塞通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40-46页 |
1.试验仪器和材料 | 第40页 |
2.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 第40-46页 |
(五) 工艺流程图 | 第46-49页 |
1.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46-47页 |
2.葛根山楂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47-48页 |
3.滴丸工艺流程图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复方血塞通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 第49-61页 |
(一) 实验仪器、试剂与药品 | 第49页 |
(二) 复方血塞通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49-61页 |
1.复方血塞通滴丸的处方组成 | 第49页 |
2.复方血塞通滴丸的制备方法 | 第49-50页 |
3.复方血塞通滴丸的性状 | 第50页 |
4.复方血塞通滴丸的鉴别 | 第50-53页 |
·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的薄层鉴别 | 第50-51页 |
·葛根素的薄层鉴别 | 第51-52页 |
·山楂的薄层鉴别 | 第52-53页 |
5.检查 | 第53-54页 |
6.三七皂R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测定 | 第54-61页 |
第四章 复方血塞通滴丸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61-65页 |
1.仪器和实验材料 | 第61页 |
2.经典恒温加速稳定性试验 | 第61-62页 |
3.长期稳定性试验 | 第62-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硕士研究生个人情况简介 | 第74-76页 |
附图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