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抽油机与节能电机优化选配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抽油机与电机匹配仿真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有杆抽油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节能抽油机与节能电机选配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四类节能抽油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19-55页 |
| ·四类节能抽油机的节能机理 | 第19-23页 |
| ·偏置式抽油机 | 第19-20页 |
| ·双驴头式抽油机 | 第20-21页 |
| ·弯游梁式抽油机 | 第21-22页 |
| ·下偏杠铃式抽油机 | 第22-23页 |
| ·四类节能抽油机的运动学模型 | 第23-35页 |
|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学模型 | 第23-27页 |
| ·固定连杆结构抽油机的运动模型 | 第27-28页 |
| ·双驴头抽油机的运动模型 | 第28-35页 |
| ·悬点载荷数学模型 | 第35-46页 |
| ·悬点静载荷计算模型 | 第35-37页 |
| ·悬点动载荷计算模型 | 第37-41页 |
| ·摩擦载荷计算模型 | 第41-42页 |
| ·示功图的绘制 | 第42-46页 |
| ·四类节能抽油机的动力学模型 | 第46-51页 |
|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净扭矩计算模型 | 第46-49页 |
| ·偏置式和双驴头式抽油机减速器净扭矩计算模型 | 第49页 |
| ·弯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净扭矩计算模型 | 第49页 |
| ·下偏杠铃式抽油机减速器净扭矩计算模型 | 第49-51页 |
| ·平衡调整 | 第51-54页 |
| ·平衡原理 | 第52页 |
| ·平衡准则与平衡力矩最大值的求解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3章 三种节能电机数学模型 | 第55-59页 |
| ·三种节能电动机节能机理 | 第55-56页 |
| ·司达中转差率电机 | 第55页 |
| ·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 | 第55-56页 |
| ·双速双功率电机 | 第56页 |
| ·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 ·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日耗电量的计算模型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抽油机与电机的藕合模型 | 第59-65页 |
| ·曲柄变角速度时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学 | 第59-61页 |
| ·悬点运动参数 | 第59-60页 |
| ·曲柄角加速度和角速度 | 第60-61页 |
| ·曲柄变角速度时抽油机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藕合模型 | 第61-63页 |
| ·低转差率电机驱动抽油机时的曲柄运动方程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节能抽油机与节能电机选配仿真软件的研制 | 第65-72页 |
| ·仿真软件的总体架构 | 第65页 |
| ·软件界面开发 | 第65-67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67-69页 |
| ·抽油机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 第67-68页 |
| ·电机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 第68-69页 |
| ·软件主体程序流程图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现场实验及软件校验 | 第72-83页 |
| ·现场实验 | 第72页 |
| ·生产井测试与软件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2-77页 |
| ·示功图对比分析 | 第72-76页 |
| ·实测电机输入功率曲线验证电机数学模型 | 第76-77页 |
| ·实例分析 | 第77-82页 |
| ·投产前理论模拟 | 第77-81页 |
| ·投产后仿真验证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