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 第11-12页 |
·钛合金等离子体渗氮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等离子体渗氮原理 | 第13-14页 |
·Ti-N相图 | 第14-15页 |
·离子渗氮理论模型 | 第15-16页 |
·离子渗氮渗层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钛合金微弧氧化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微弧氧化技术概况 | 第18页 |
·钛合金微弧氧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影响微弧氧化涂层质量的因素 | 第19-21页 |
·钛合金复合涂层制备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设备 | 第26-29页 |
·等离子体渗氮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微弧氧化试验装置 | 第27-29页 |
·试验工艺方案与参数设计 | 第29-31页 |
·微弧氧化涂层试验工艺 | 第29页 |
·Ti6A14V合金等离子体渗氮工艺设计 | 第29页 |
·Ti6A14V合金复合工艺下涂层制备的工艺设计 | 第29-31页 |
·改性层组织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厚度测试 | 第31页 |
·组织形貌观察 | 第31页 |
·改性层相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改性层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32页 |
·滑动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3章 Ti6A14V表面预制改性层组织结构表征 | 第33-51页 |
·微弧氧化预制涂层的组织与结构 | 第33-38页 |
·微弧氧化层的厚度 | 第33-34页 |
·微弧氧化涂层表面形貌 | 第34-36页 |
·微弧氧化涂层成分分析 | 第36-38页 |
·脉冲等离子渗氮预制渗层组织与结构 | 第38-48页 |
·脉冲等离子渗氮增重分析 | 第39-40页 |
·渗氮层的厚度 | 第40-41页 |
·脉冲等离子渗层表面形貌 | 第41-43页 |
·脉冲等离子渗层截面形貌 | 第43-45页 |
·脉冲等离子渗层成分分析 | 第45-46页 |
·等离子渗氮表层元素的能谱分析 | 第46-48页 |
·脉冲等离子渗氮层形成机理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Ti6A14V合金表面复合改性层组织与结构 | 第51-71页 |
·Ti6A14V合金表面先微弧后渗氮复合改性层组织与结构 | 第51-60页 |
·渗氮时间对改性层的影响 | 第51-55页 |
·渗氮温度对改性层的影响 | 第55-57页 |
·微弧氧化脉冲电压对改性层的影响 | 第57-59页 |
·改性层制备的机理探讨 | 第59-60页 |
·Ti6A14V合金表面先渗氮后微弧复合改性层组织与结构 | 第60-69页 |
·渗氮温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渗氮时间的影响 | 第62-64页 |
·微弧氧化脉冲电压的影响 | 第64-65页 |
·微弧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65-67页 |
·复合改性层制备的机理研究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Ti6A14V合金表面改性层的性能 | 第71-93页 |
·显微硬度分析 | 第71-73页 |
·Ti6A14V合金表面预制渗氮层硬度 | 第71-73页 |
·Ti6A14V合金表面先微弧后渗氮截面硬度分布 | 第73页 |
·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 第73-91页 |
·微弧氧化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75-79页 |
·等离子渗氮层摩擦磨损性能 | 第79-86页 |
·Ti6A14V合金表面先微弧再渗氮复合改性层摩擦磨损性能 | 第86-89页 |
·Ti6A14V合金表面先渗氮再微弧复合改性层摩擦磨损性能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