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本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12页 |
·块效应问题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去块效应算法概述 | 第16-25页 |
·块效应产生的原因 | 第16-18页 |
·块效应去除方法 | 第18-21页 |
·基于图像恢复的去块效应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图像增强的去块效应方法 | 第20-21页 |
·图像块效应评价标准 | 第21-24页 |
·去块效应的主观质量评价 | 第22页 |
·去块效应的客观质量评价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PDE的图像增强去块效应后处理算法 | 第25-37页 |
·常见的去块效应偏微分方程模型 | 第25-28页 |
·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 | 第28-31页 |
·相干增强扩散模型 | 第31-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主观质量评价 | 第33-35页 |
·客观质量评价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HVS的P-M扩散与相干增强扩散结合的去块效应算法 | 第37-52页 |
·基本思想 | 第37页 |
·P-M扩散与相干增强扩散结合的加权模型 | 第37-41页 |
·P-M扩散中的参数选取 | 第38-41页 |
·相干增强扩散的参数选取 | 第41页 |
·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 | 第41-43页 |
·频率活动性掩盖 | 第42页 |
·亮度掩盖 | 第42-43页 |
·块效应可见度函数 | 第43页 |
·基于HVS的P-M扩散与相干增强结合的去块效应算法 | 第43-47页 |
·基于HVS的P-M扩散与相干增强扩散的加权模型 | 第43-46页 |
·算法流程及实现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主观质量评价 | 第48-50页 |
·客观质量评价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DCT域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的设计 | 第52-64页 |
·典型的DCT域去块效应算法 | 第52-56页 |
·零掩盖技术 | 第52-53页 |
·DCT域块效应盲测量与去除算法 | 第53-54页 |
·DCT系数加权平均块效应消除算法 | 第54-56页 |
·DCT域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图像块类别判定 | 第57页 |
·平滑块的块效应消除 | 第57-58页 |
·纹理块的块效应消除 | 第58-59页 |
·边缘块的块效应消除 | 第59页 |
·实验结果 | 第59-63页 |
·主观质量评价 | 第60-61页 |
·客观质量评价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